第1313章 元寶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5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京師到處都是人。忙著賣年貨的商家,忙著采購年貨的百姓。
還有那許多身著紫緋綠官袍的入京朝集官員,和衣著華麗的貴族們。
當然,還有許多年輕人身著白衣。
明年是開元元年,也是大唐新科舉的第四屆科舉,雖然今年在廣州舉行過壹次恩科,但明年依然是三年壹次的會試之年。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舉子匯集入京,取得會試資格的舉人就有五千,另外來觀摩來會友的士子也是多達數千。
漢京三大學府,國子監、京師大學堂、講武堂也都已經放了寒假。許多學生雖家在外地,但幾年求學期間並不會回家。往來壹趟,路途遙遠,花費時間許久。學生們的寒假時間並不長,年後不久就要開學,耽誤不得。
過年時就在漢京過,學校裏食宿依然負責,趁這個空閑,逛逛漢京,周邊遊玩壹下,與那些入京的舉子們以文會友,或者去拜訪壹些自己仰慕的官員、大儒。
張超壹身尋常白衣,倒也十分儒雅,看著很像是國子監或者京大的年輕教授。
午後時分,冬陽正暖。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
張超很喜歡這種氣氛,他不停的打量著路上的行人,判斷他們的身份。身著紫緋綠青的官員,身後或皂或藍的小吏隨從。亦或佩著領主劍的貴族,身後跟著佩帶騎士劍的騎士隨從。
又有身著絲綢淩羅的商人,身後跟著褐色或青衣的隨從,又或是挎著刀身材魁梧的護衛。
亦或是雖然衣著普通,可腰背挺直,眼裏透著壹股子京師人特有的自信和傲氣的漢京百姓。
也有些身著上面繡著某某工廠某某商鋪名的工人夥計,也三三兩兩的走在人群中。
白衣的舉子士子們,則往往腰間佩著窄細輕盈的劍,壹手又拿著把折扇,高聲談笑,壹副指點江山的灑脫模樣。
在絕大多數的黑頭發黃皮膚的大唐百姓中間,街上也不時有三三兩兩走過的胡商。
他們有的牽著馬,有的牽著駱駝,金發碧眼有之,朱發藍眼的也有,還有那黝黑如炭,頭發卷曲的也有。
這些人行走在漢京街道上差不多都有壹個特色,那就是懷著敬畏和向往之心。
“冰糖葫蘆,酸酸甜甜好吃的不行的冰糖葫蘆!”
冬天裏,紅山楂用竹簽患起,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就會迅速變硬,紅紅的山楂果外面壹層透明的糖稀,吃起來又脆又甜,帶點酸味還冰冰的,深受百姓,尤其是孩子們的喜歡。
壹根木棍纏著許多稻草紮成把,然後上面插滿壹串串冰糖葫蘆。
“多少錢壹串!”張超笑著上前。
賣冰糖葫蘆的是個老頭,估摸五十左右,壹張臉全是褶子,眼神卻是明亮。
“妳要哪種的?我這裏的冰糖葫蘆種類可多,有山裏紅的,有葡萄的,也有核桃仁的,還有各種都有的。”
“給我來串各種都有的吧?”
“三文錢壹串!”老頭取出壹串,上面有山楂,也有葡萄,還有核桃仁等好幾種。“我這冰糖葫蘆可是好東西,吃了能開胃,還能清熱解毒,消除疲勞,甚至還能養顏增智呢。”
“我跟妳說啊,連安國趙王家的小郎君,上次都吃過我家的冰糖葫蘆,吃了直說好吃呢。”
柯慶在壹邊忍不住想笑。
張超道,“給我朋友也來壹串,要全山楂的,他喜歡吃酸的。”
接過,咬壹口,甜、脆,還涼,確實味道不錯。尤其是這山楂果,選的都是很大個壹顆的,這老漢做買賣還挺實誠。
取出錢袋,張超問老漢,“妳家這冰糖葫蘆還是有些貴啊,我記得去年都才賣兩文壹串呢。”
“兩文壹串的現在也有啊,跟我家的不同,首先我家這用的是最好的麥芽糖,還加了金貴的冰糖。其次,我家的冰糖葫蘆那都是去過核的,妳吃起來更方便好吃。”
張超呵呵的笑。
加入了冰糖?加了多少?隨便加壹點,就能拿冰糖做廣告,提升他家糖葫蘆的價格,老漢確實厲害。至於說去核,這也算是比較聰明的壹個經營手段了,但只是去個核而已,又沒增加糖葫蘆的個數,價格卻上漲了五成。
不管怎麽算,老漢這都是大賺啊。
“那我想吃有核的,有沒?”
“我去核也挺辛苦的,家裏老太婆和兒媳、閨女壹起忙活呢。”
張超打開錢袋,裏面有金幣也有銀幣,新版的金幣上鑄著承乾的頭像,銀幣上則鑄著龍紋。
銅錢也有,還有好幾種,壹種是大唐武德年間發行的開元通寶,方孔銅錢。另壹種是貞觀年間發行的貞觀通寶,是中間無孔的銅元。最後壹種是最新發行的新銅錢,上面鑄的字是大唐元寶,背面則有十文兩字。
這種新式銅元被百姓稱為當十錢。
壹枚是普通開元通寶的兩個重,含銅九成,白鉛零點八,錫零點二。
壹枚大唐元寶,當開元通寶和貞觀通寶十文。
張超的錢袋裏,甚至還有幾枚收藏的舊錢,有隋五株肉好,也有李世民下令鑄造的當十和當二十鐵錢。
不過現在朝廷早下令,回收和禁止流通鐵錢,隋五銖錢等舊錢也全都是禁止流通的。
朝廷允許流通的銅錢只有開元通寶和貞觀銅元,以及現在承乾新朝的大唐元寶。
大唐元寶本質上來說,已經不純粹是傳統銅錢了,這是壹種半信用貨幣。以原銅錢的兩倍重,卻當原銅錢十倍,相當於增值五倍。
發行這種銅幣,也是因為市場所需。今年的那次風潮後,許多百姓都對紙鈔擔了心,他們更信任金屬貨幣。
雖然說許多商家為了生意方便,還是漸漸重新選擇使用紙鈔,可許多普通百姓,卻更願意用銅錢。
銅錢的需求量大增,但大唐的銅產量不高,卻始終是制約銅錢鑄造的壹個瓶頸。哪怕朝廷已經立法,禁止使用銅制造銅器,也禁止銅外流,甚至軍隊裏的火炮都采用鐵。
又在貿易時從海外進口許多銅,可銅依然嚴重不足。
最終張超提出鑄這種當十錢,然後限期把民間的所有五銖、開元通寶、貞觀銅元都回收,改鑄元寶。
這樣壹來,現有的銅卻沒增加,可銅錢鑄幣出來的貨幣量卻能大大增加。
而另壹方面,雖然這銅錢等於是升值,可因為畢竟也還是含銅的,比起紙鈔,也能安撫那部分不信任紙鈔百姓的心。
當然,為了避免百姓說朝廷搶錢。
張超也提出,百姓手裏的舊錢,可以按壹比五的比例兌換成新錢。實際上,百姓手裏的錢並沒貶值,也不會被朝廷搶。
通寶變成元寶,金銀幣也擬新鑄金元寶和銀元寶,壹金元寶值十銀元寶,壹銀元寶當十貫銅錢。
大唐的銀產量極少,甚至不如金產量。因此過去很長時間裏,金銀之間的兌換比都在壹比四五之間。不過這些年大唐對外貿易,大量的白銀流入大唐。銀存量大增,金銀兌換比例也拉開了許多。
金銀越來越值錢,金則比銀更值錢。
通過鑄幣時對金銀幣重量、成份的調整,使得正在鑄造馬上要發行流通的金銀元寶的兌換比例能達到壹比十,銀銅也能達到壹兩兌十貫這種較方便計算的比例。
過去壹金換五銀,壹銀只能換不到兩貫銅。
而現在金銀越來越堅挺,銅錢則由於使用當十,使得相對貶值。
最終新的元寶錢,壹金元寶值十銀元寶,壹銀元寶值十貫銅錢。細算起來,壹銀元寶,其實還是值過去兩貫銅錢,價格沒變多少,倒是金價是實打實的漲了許多。
壹枚金元寶和銀元寶都是足重壹兩,各含金銀零點八八。
老頭眼睛很尖,壹眼瞄到張超錢袋裏的各種錢。
看到裏面的金銀幣時眼裏放光。
“客官,給開元通寶可好?”
“元寶不好嗎?我這還有寶鈔。”
“還是開元通寶最好嘍。”
老頭沒說拒收其它的錢,但還是比較想要開元通寶。
“馬上開元通寶就不能流通了,到時拿去兌換成銅元寶的,壹比五,通寶可現在可是相當壹文值五文的,我這壹文通寶可是值元寶五文,六文通寶就值三十文錢了。”
元寶已經發行,通寶馬上就要禁止流通,現在各銀行已經開始回收。壹通寶兌換五文元寶,這個時候拿通寶當普通錢用,那可就虧了。
朝廷對於鑄私錢打擊是相當嚴厲的,甚至張超家錢莊,過去也壹直有壹支專門的輯私隊伍,不遺余力的去輯查這些鑄假錢印假鈔的人。雖然說,其實現在的鑄幣技術,壹般人根本仿制不出,仿出那麽精美的錢幣,只會虧。而粗劣的仿制,十分容易識破。
不過依然還是有百姓會收到假錢,而朝廷壹旦抓到鑄假錢販假錢的,處罰也是十分嚴厲的,直接流放邊疆。
老頭收開元通寶和元寶區別很大,這段時間也算是壹個特別時期。
“就是感覺通寶好,喜歡。”
張超只是呵呵壹笑,拿了兩枚開元通寶遞給老頭。
“壹通寶值五文,壹元寶是當十,兩串冰糖葫蘆六文錢,我給妳兩通寶,妳還要找我四文錢。”
老頭原本以為張超是個外地舉子什麽的,還沒弄清裏面的彎彎繞,結果卻不知道張超這麽門清。
接了兩文開元通寶,卻還要找回四文錢,這真是個讓人糊塗的生意。
好在老頭也是有辦法的,他從懷裏摸出錢袋,從裏面取出四張壹文的小鈔遞給了張超。
“哈哈哈。”張超和柯慶壹人拿著串冰糖葫蘆在老頭的幽怨眼神裏轉身離開。
以後市面上就看不到開元通寶和貞觀銅元了,以後流通的就是開元元寶,現在的十文銅元之後,馬上還要出當二十面額,和當五、當二的。
二十文元寶重四錢,十文元寶重兩錢,五文元寶重壹線,兩文元寶重四分。
不再有壹文的銅錢了,壹文的通通改用紙鈔。
新銅元寶的發行,其實對百姓不會有什麽影響,特別是朝廷考慮到那些手裏有銅錢的百姓利益,破格提出開元通寶、貞觀銅元按壹文兌五文,兌換開元通寶後,誰手裏的錢也不會被朝廷套走。
只不過以後再不會出現銅錢本身比面額更值錢的事情了,熔鑄銅錢做銅器也不可能再有六七倍的暴利。
貨幣還是會慢慢的向著信用貨幣發展。
“看來朝廷對於這次回收舊錢,發行新錢的宣傳很到位,大家都知道舊錢現在挺值錢的。”張超壹邊吃著冰糖葫蘆壹邊笑道,這其實是壹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