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4章 博陵崔家為十三娘添妝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長安城很大,光是朱雀大街就有十裏長。城中有壹百單八坊,還有東西兩市。
  但說小也小,那邊十三娘自己弄的鋪屋送妝隊伍招搖過市,然後鄭家壹家壹家的跟著添妝,恨不得把事情弄的全天下人皆知。
  今天是女兒出嫁前壹天,崔家本要派人去張家鋪屋送妝。
  但崔善福卻對此沒什麽興趣,他沒請在京的其它房的女眷去鋪屋,只是隨意的指派了偏支庶房的崔琮媳婦去。
  崔琮只是崔家的旁支庶房,而且早淪落到了給崔家經商掌櫃的地步,他的妻子根本不夠格去為十三娘鋪房。他選這麽壹個人選,其實就是在表達著他心裏的不滿。
  崔善福對這樁婚事倒沒什麽不滿的,他和王氏不滿的是自己機關算盡,最後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原本想著把十三娘賣婚張家,壹來能跟秦瓊等這票新貴拉上關系,二來嘛還能賺大筆陪門財。甚至張家地位低點,這樣他還能省了嫁妝,把鄭氏的嫁妝留下來。
  可鬧來鬧去,陪門財張家倒是給的痛快,但最後自己女兒卻是個吃裏扒外的。聯合鄭家和張三,最後逼迫的他不得不把鄭氏的嫁妝吐出來大半多。
  想想損失萬貫家財,崔善福就肉疼。王氏更是整天沒好臉色,這些天已經有不少丫環稍做錯點事,就受到她的重罰了。
  用王氏的話來說,能給十三安排崔琮媳婦去鋪房就不錯了。
  崔家的壹名管事低著頭,壹臉汗水小心的向著崔善福和王氏稟報著長安街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郎君,鄭家在京各家都給十三娘添妝送嫁,滎陽郡公壹家就送了十八馬車、壹百零八挑陪嫁。其它各家也都送了不少,而且……而且太子妃父親也送妝了,還有……還有太子府也送了八車陪嫁!”
  砰!
  王氏直接把壹個上好的越瓷茶杯給摔在了地上,價格不菲的越瓷茶杯在地上碎了壹地。
  站在那裏匯報的管事身上濺了不少水,可卻移動壹下都不敢。
  這段時間,被王氏責罰的下人可不少,有壹個丫頭就因打碎了壹個茶杯,就差點被打死了。
  王氏鳳眉倒豎,望著管事。
  “鄭家這是欺人太甚!”
  崔善福也皺著眉頭,可卻沒有說什麽狠話。他對著管事揮了揮手,“妳先下去吧。”
  王氏不解的望著丈夫。
  “鄭家都騎到我們頭上來拉屎了,難道這還要忍?”
  平時,丈夫都是對她百依百順的,可今天卻似乎有些奇怪。
  崔善福嘆了口氣,沈聲道,“誰讓鄭家現在得勢呢,鄭善果現在不但是太子左庶子,還是大理卿兼民部尚書,而鄭元璹也是太常卿兼參旗軍將,其它鄭氏,也都頂著公侯爵位,在朝中任職呢。鄭家有女嫁入東宮做太子妃,現在鄭家雞犬升天。”
  相比起鄭家在李唐的得勢,崔家可就要差的多,尤其是清河崔氏,還遠不如博陵崔家了。而早年在隋朝時風光無比的清河崔鄭州房,現在更是落魄了。
  都沒有幾個能在朝中擔任像樣職位的人,就如他崔善福,到現在連個爵位都還沒有得到。而崔家還保有著爵位的那幾個,也都沒能在朝中擔任什麽要職,都是些閑散職位。
  崔家本就不如鄭家得勢,更別說崔家並不會為了他這個旁支而合力去得罪鄭家了。
  “真跟鄭家鬧起來,我們也鬧不過他們,反而是自取其辱。”
  王氏陰沈著臉,雖然心中萬分不爽,可卻也只得承認丈夫說的話。在隋朝時,那時崔家是獨孤皇後母親娘家,還是很得重視的。尤其是崔氏鄭州房,滿門公卿,哪家不頂著國公郡公爵位。
  可到了唐,雖然當今皇帝的母親跟獨孤皇後是姐妹,說來崔家跟李家也是親戚,但畢竟關系遠了。
  王氏心想著,就憑現在崔家這破落樣,要跟正得勢的鄭家扳手腕,確實不是個。就算加上她的娘家王氏,都壹樣。而且,如崔氏壹樣,王氏為何要替她出頭去得罪鄭家呢?
  鄭家後面可是站著太子啊。
  “可咱們就看著他們扇我們的臉?”
  “當初也是妳不願意給十三娘陪嫁的,事情都如此,那就隨他去吧。鄭家願給多少給多少,關我們屁事,當不知道就是了。”
  只是事情的發展,卻是出乎了崔善福夫婦的預料。
  長安城街上發生的事情,正迅速在整個長城風壹般的傳播著。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麽壹樁婚事,也知道了原來崔善福居然如此行事難看。
  固安縣公崔府。
  固安縣公、諫議大夫崔民幹聽完下人的稟報之後,皺眉沈思了壹會。
  他也姓崔,但不是清河崔,而是出自博陵崔,是博陵崔四房中的第二房,現任門下省正四品的左諫議大夫。
  諫議大夫掌諫諭得失,侍從贊相。
  算是壹個比較機要的官職。
  崔民幹的曾祖父是北魏的車騎大將軍、吏部尚書。祖父則是隋朝大將軍、汲郡公,父親是隋朝虞部侍郎、固安縣公。
  論起來,博陵崔在京的各支,現今就是以崔民幹的官職最高。十年之內,很有可能成為門下省的副手,二十年後,說不定就能坐上門下省長官之職,成為朝中宰相。
  這些年,博陵崔的名聲還是不錯的,與清河崔同為崔氏,是五姓七宗,但博陵崔比清河崔還是要強的多。
  崔民幹向來重視家族名聲門風,也向來反對賣婚收陪門財,註重的是家族子弟用心讀書治典,將來入仕為官,振奮家族名聲。
  崔善福賣婚,還賣了八百萬天價,甚至是把嫡女賣做寒門之家,這是讓崔民幹非常看不過眼的。但崔善福是清河崔,他也管不著。
  如今聽到長安街上的那壹出鬧劇,崔民幹覺得臉火燒火燒的,鄭氏這是在打崔氏的臉。雖然打的是清河崔的臉,但圍觀的百姓可不會管這些,他們只會說是崔氏,誰還管妳清河崔還是博陵崔,管妳是鄭州房還是什麽房。
  崔善福這個蠢貨,如此貪婪守財,這是讓整個崔氏都跟著丟臉啊。明明收了八百萬了,妳隨便拿出個百來萬不也挺好。
  “管家。”
  “郎君。”管家進來。
  “妳馬上安排壹下,準備壹些禮物,給崔十三娘添妝。”
  管家驚訝,崔十三娘跟咱家沒親吧。
  “添多少?”
  “添十萬的吧,不過記得多弄幾車,最好了是弄上六車三十六挑!”
  十萬錢是壹百貫,這對崔民幹來說倒不是壹筆大錢。他給崔十三娘添妝,只是要表明壹個態度,也是要在長安城的百姓面前,讓博陵崔跟清河崔善福這蠢貨劃清界線,不要到時人人都以為姓崔的都這樣。
  “要馬上,能辦到嗎?”
  “放心吧郎君,頂多半個時辰。”
  “再快點。”
  崔郎君要的就是在大家面前擺明態度,若是到時人都散了,他這戲演給誰看。
  “禮物也不要怎麽挑選,多弄點絲綢布匹就好,再弄些銅錢。”
  絲綢布匹比較占地方,銅錢更沈重。
  管家辦事還是很利索的,出去後立即就召來了數名仆人,給他們分派任務,讓他們立即準備車馬箱籠,召集府中下人男子,讓崔家城中的商鋪倉庫裏搬東西。
  也就兩刻鐘左右,崔家就已經湊起了六輛車馬和三十六個挑子,馬車和箱籠都綁上紅綢花,然後崔家人馬往崔家的送妝隊伍趕去。
  今天十三娘的送妝隊伍壹直走的很慢,因為不時的有添妝的隊伍趕到。每到壹家,崔琮都要過去接洽,迎接寒喧壹番。
  因此隊伍走走停停,大半天了還只走了幾裏路,隊伍倒是越來越長了。
  “哎,又有添妝的隊伍來了。”
  “這又是哪家車隊啊?”
  “好像是崔家的。”
  “什麽,崔家的,崔家這時來送嫁妝,啥意思啊?”
  大家壹聽是崔家的,立即都來勁了。
  可等看到才六車三十六挑時,大家則又笑了起來。
  這崔善福也太小氣了吧,妳要麽就不送,大家還敬妳硬氣。可現在被鄭家打臉了,又來補送,還只送這麽點,這不是來搞笑的嗎。人家鄭家隨便壹家,都比妳多。
  馬車來到隊伍後,崔琮也納悶著上前來迎接。
  崔民幹家的管事從前面馬車上下來,壹揮手,旁邊立即有崔家的仆人們壹起大聲報名。
  “博陵崔家第二房、左諫議大夫、固安縣公崔郎君,特為十三娘添妝!”
  這壹陣大嗓門壹喊,把那些跟著在路邊看熱鬧的人都的懵了。
  “博陵崔家?他們怎麽也來湊熱鬧了?”
  “賊他娘的,這是啥意思,不是清河崔家,來的是博陵崔家,他們居然也來湊熱鬧了?”
  “哈哈哈,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崔琮也有點傻眼呢,還以為是十三娘父親覺得面子過不去,派人來補禮呢,誰知道來的居然是博陵崔氏。
  固安縣公崔民幹,那可是博陵崔氏在京的當家啊。
  萬萬想不到,他居然派人來添妝了!
  “想不到博陵崔家還不錯啊,居然這時來給十三娘添妝。”
  “博陵崔家這事辦的漂亮!”
  “博陵崔家好樣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