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0章 請酒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正式打窖前的敬神儀式,肯定是要很隆重的。
  對於張超來說,他雖不信神,但卻尊重這些傳統習俗。他也有意借這個機會,讓老爹高興高興。打窖,對於許多這時代的人來說,尤其是壹些普通的百姓來說,是人生中難得的壹件大事,甚至比成親結婚還要重要。
  畢竟每個男人幾乎都會娶親,但很多人幾代都不壹定能打壹孔新窖。
  老爹原來不是張家溝的人,他在這裏落戶,也是重新開始。原來他們住的是別人的舊窖,現在自己打了新窖,那從此就是真正的張家人了。
  請道士來算吉日,請人來跳儺舞。當然也還得擺宴請酒,要殺豬宰羊。
  “擺流水席,不但修窖的窖匠要請,修窖的幫工也得請。”老爹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他蹲在新窯的地基邊上,看著那片夯好的地基神情興奮。
  張超也蹲在壹邊,不時的點頭。
  “老爹,我覺得咱們幹脆把全村人都請上。”
  “全村都請?也行。”老爹遲疑了壹下,最後還是同意了。請這麽多客,花銷不小,但想到這段時間做面點等也賺了錢,老爹倒也沒想著摳。難得熱鬧壹下,幹脆就熱鬧些,也算是感謝下鄉裏鄉親,以後張家就正式在這裏立足生根,開枝散葉了。
  “要不咱們把咱家的佃戶也都請來吃席。”張超又道。
  沒穿越之前,張超壹直以為地主跟佃農之間的關系因此是緊張的,水火不溶的。地主都應當是黃世仁和周扒皮那樣的角色,恨不得吸血扒皮。佃戶們肯定也心裏恨死了地主,可是當他來了唐朝,並且自己也成為了地主家的壹員時,才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麽絕對。
  地主和佃農之間的關系,更比較像是後世公司老板和員工之間的關系。那種黃世仁壹樣的地主肯定是有的,就好比後世也有壹些相當苛刻小氣的老板壹樣。但多數情況下,地主和佃農之間的關系還是不錯的。
  佃戶佃租地主家的地,種地交租,平時也還要承擔壹些任務,比如給主家幹點活什麽的。而地主對佃戶也不光有權利,也是有義務的。
  比如說遇到佃戶有個三災兩病的,該幫襯的時候也得幫襯壹二,逢年過節什麽的,有時地主甚至還得給佃農們送點禮物表示表示。而佃戶們平時有點時令新鮮蔬菜啥的,也會經常摘點送去地主家。
  比如哪家捕了幾條魚,打了點什麽野味的,有時也會直接送到地主家去,地主家也不會白要,壹般都是花點錢買下。
  張超家五百多畝地,全佃出去了。跟佃戶們也簽訂了契約,還把實物租改成了定額租,實際是上大大減租了,佃戶們對張家父子很是感恩戴德。
  張超又打算以後發展養牛業務,把牛交給佃戶們養,耕作時借給他們使用。這也是壹種壹舉兩得的互利方式,另外張家的許多業務,也都是很需要人力的,這年頭也沒有那麽多外來務工者,很多時候還是得靠著這些附近的鄉鄰們。
  後世許多大企業,都註意企業文化,註重的是壹個企業的吸引力,能留的住人。張超也希望自己能夠跟佃戶們跟鄉鄰們關系弄的更好些,互惠互利。
  請鄉鄰佃戶們吃頓席,又花費不了多少錢,卻能加強雙方之間的關系。
  五百多畝地,也是分別佃給了幾個莊子數十戶人家。
  “可以,壹起請來吃頓飯,明年開始他們就開始佃租我們的地了。”
  張超大致算了下,張家這邊招滿員工後,大約得有不下五百人,其中張家溝村民得占約三百,另外二百左右是外村的。再加上請佃戶等,真要全請下來,估計得有七八百人之多。
  “多殺幾頭豬,咱們席面就做八大碗。”
  “就擺三餐,早上是迎客臨時餐,中午是正餐,下午散客餐。”
  “行,該買豬買豬,該買羊買羊,咱不含糊這次。”老爹點頭,“對了,要提前跟妳義父他們送帖子,到時請他們也過來坐坐,崔家那邊最好也送份帖子去。”
  大致談妥後,張超便開始回去寫菜單了。
  既然要熱鬧,那就不能怕花錢,鄉下百姓都這樣,哪怕平時日子過的緊巴,可壹旦是蓋房結婚這樣的大事,排場卻還是得要的。
  好多人都是有著樸實簡單的想法,覺得人活壹輩子,就活壹個臉面。該講究的時候,就絕不能小氣,不能丟了臉面。
  八大碗做席面,應當說是已經超出鄉下的席面水準了。
  張超打算是四縈四素,都用清壹色大碗。
  攤開白紙,張超落筆寫下四縈,雞鴨魚肉。簡單,卻又不失大氣。每桌四縈,雞鴨魚肉正好四縈。
  “雞就用口水雞,鴨用烤鴨,魚用酸菜魚,至於肉,就用紅燒肉。四道菜,都是壹絕美味。”張超壹邊寫,壹邊自語道。
  至於四素,倒是簡單,可以用排骨燉冬瓜、豬肉燉粉條、蘿蔔炒肉、肉沫豆腐。
  這四個菜也不是純素菜,也能算是肉菜了。
  四縈四素後還可以弄八碟,這個可以是涼菜和幹果。
  豆腐皮、千張絲、酸蘿蔔、拌筍片,再配煎蠶豆,炒黃豆、瓜子、松籽,正好八碟。
  寫完菜單後,張超算了下,用料最多的是豬肉,其它雞鴨魚壹桌壹份就好。
  畢竟早晚兩餐不算正席,早上那餐隨便點豬下水蔬菜就行,下午那餐則可以把中午正餐剩下的再加點炒肉什麽的就行了。
  “五百斤豬肉可能不夠,幹脆多預算壹點。殺三頭三百來斤的大肥豬,差不多就夠了。”
  秦敢合上張超的菜單,目露驚訝之色,“照壹千人份量做,這流水席排場有些大啊。光豬肉就得壹千多斤,還雞鴨魚各壹百只,長安城都沒有幾家弄這麽闊氣,八碗八碟。”
  程處默則望著酸菜魚、口水雞、紅燒肉這幾樣菜大為疑惑,“這幾樣是什麽菜,沒聽說過啊?”
  “放心,到時包準妳們吃了就會喜歡。現在,敢哥妳帶幾個人去附近鄉上村裏買雞鴨魚,我呢去收豬。”
  雞鴨這些鄉下村裏人家幾乎家家都養,因此直接上門收就行了,魚則要提前到灞河、渭河等邊上打漁人家去預訂,這樣才會新鮮的魚。
  至於豬,鄉下也幾乎是家家都養的。
  分工之後,張超帶了栓子小八小十三他們就在村裏頭去收豬。張超壹家家去看,只要三百斤以上的大肥豬,這樣的豬養的時間久,也最肥。
  沒費什麽功夫,就找到了三頭合適的豬。
  豬比較便宜,是賤肉不比羊肉。最近糧食價格不斷下跌,豬肉價也開始跟著跌,張超直接就按著長安城裏的生豬價格購買。
  生豬的價格比起豬肉價格便宜了許多,差不多就是豬肉價的壹半。
  如今長安城裏的米價是鬥米壹百五十文,壹斤差不多折十五文的樣子。而壹斤豬肉的價格差不多是四斤米價,現在行情是豬肉六十文壹斤,而生豬只有三十文壹斤。
  長安賣的三斤以上的大鯉魚則是跟豬肉壹個價,壹只活肥雞則差不多是壹百文壹只,鴨要便宜壹點,但鵝則比較貴,壹只大鵝能值三只雞。
  這個價格還是跌的比較厲害的,自長安常平倉放糧以來,各種物價都在迅速下跌。
  賣豬也是個熱鬧的事情,豬的主人叫來兄弟壹起抓豬。
  狹窄的豬圈裏面,抓耳朵的,扯尾巴的,抓腳的,壹番忙碌,在豬的撕聲尖叫中,總算放倒了豬,拿麻繩把豬成功的綁起來,大家嘿喲嘿的把豬擡出了圈。
  屋外,大桿稱擡起豬稱重,壹群男女老少都盯著稱星。
  張超沒想著要占便宜,因此都是讓那稱尾放手後馬上都要沈下去,等大家都認清了斤數後,才把數登記起來。
  “三百二十八斤半。”
  “毛豬三十文壹斤,剛好是九千八百五十五錢。”
  壹頭大肥豬,都賣出半匹老弩馬的價了。聽到數字後,豬的主人呵呵大笑,而這家的女主人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幾個經常去找豬草的姐弟也都壹起歡笑著。
  這頭豬,對於這家人來說,是辛苦了壹年多的結晶。其中買豬崽也花了不少本錢,壹家人精心照顧,小兒女每天扯豬草,妻子每天還要斬草煮豬食餵養,還得經常清理豬圈,天天照顧,壹年多了,終於出圈賣掉了。
  雖然豬降價了,可還是能拿到十幾貫錢,這讓他們非常欣慰。
  “文遠哥,他們聽說妳要收豬,剛才都特意又煮了壹頓豬食餵給豬吃,起碼多加了十斤份量。”柯小八壹臉不岔的向張超告密。
  張超只是笑笑,這也算是中國式農民的壹種特色吧,農民的小聰明而已,不過張超也無所謂,占點便宜就點壹點吧。
  “九千八百五十五錢,細柳叔,妳壹會就可以到我家去結錢。”
  “今天就可以結錢?”
  “嗯,今天就結。”幾貫錢,張超手裏隨時可以拿的出來,沒要必要去拖著。人家壹頭豬養了快兩年,也是非常辛苦的。
  “咱,把豬擡回家去,殺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