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短短時間,長安的酒樓飯店裏,就新增了數十道蝗蟲菜式。連東西市的街口,長安的城門外路邊,也壹樣新增了不少的攤點,專賣各式各樣的蝗蟲。什麽烤蝗蟲炸蝗蟲,真是應有盡有,那些過往的商販等,被香味吸引,過來免費試吃後,大都高興的掏錢買壹兩份滿意而去。
  而李超這些天也沒閑著,家裏的壹畝三分地已經收割完成了。
  那個蝗蟲項目,已經越做越大。加盟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李超把太子李承乾也給拉到了項目裏面,掛上了壹個名後。
  這個項目立即就不壹樣了。
  太子親自參與,而且博陵崔家、清河崔家、滎陽鄭氏幾大家族參與,再加上灞上李家、長孫皇後家、獨孤皇太後家,以及各大宰相家等紛紛參與進來。
  這個項目還換了個名稱,不再是蝗蟲換糧食,而是救災餅項目。收來的蝗蟲也將成為救災餅的壹樣材料,救災餅被描繪成極好的救災食物。
  經過李超的親自研發,救災餅有了數種口味和配方。壹小塊救災餅,可以讓壹個成年壯漢維持三天。吃壹塊,壹天都有力氣,起碼能相當於壹大碗飯。但成本,卻極低。以蝗蟲粉和谷糠為主,高粱都是占很少比重的輔料,至於雞鴨肉幹、魚肉幹粉這些,救災餅裏是有的,只是極少,鹽倒是有的。
  口味上,雖然李超花了不少功夫,但確實不怎麽樣。
  只能說,吃起來跟吃糠差不多,不到難以下咽的地步,但也味同嚼蠟。不過營養成份還是有的,比起真正的吃糠那是強的多。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份,都有不少。
  短期充饑抵餓,維持體力,還是沒問題的。
  況且,這些餅幹算是壓縮餅幹,不占地方,易儲藏運輸,各方面都極適合救災。
  餅幹做出來後,立即送到朝廷。
  李世民和宰相們親自試吃,壹個個艱難的吃完了,然後發現確實能抵餓。最後給出了壹個救災良品的評語。
  而且,還得到了朝廷的壹張大訂單。
  朝廷要求李超他們的這家工坊,生產壹大批的救災餅。待完成訂單後,朝廷要把這些餅分送各地,以做救災儲備糧的。
  因為李承乾掛名,所以雖然他沒拿出半文銅錢來投資,但最後李超還是給了李承乾百分之壹的股份。
  “孤才占百分之壹?”
  李承乾因為這個救災餅項目,在李世民和宰相那裏得了不少好評。最近有點得意洋洋,翹尾巴的樣子。
  看到李超只給了他百分之壹的股份,立即跳了起來。
  “孤的名聲,孤的信譽,難道只值百分之壹?”
  李超冷哼壹聲,“那妳以為能值多少?”
  “起碼也得值壹成!不,兩成。”
  李超不以為然的道,“妳知道這個項目有多少合夥人嗎?五姓七家,關隴門閥,京中勛貴,甚至是地方上的稍有名望的豪強,差不多都拉進來了。哪家不是出錢出力又出人,我們在各地出錢出糧收購蝗蟲,收購高粱、谷糠、收購魚幹等等,還要在各地設立工坊,招募人手,這裏面花的錢財,妳算過沒有?妳什麽都沒有出,就掛了個名字,就占了百分之壹,妳居然還嫌少,太子啊,得學會知足啊!”
  李承乾還是覺得自己的名字太不值錢。
  “老師妳占多少股?”
  “我?也沒多少,就三成吧。”
  “什麽?三成?”李承乾跟被踩了尾巴的貓壹樣,壹下子跳了起來。“老師,妳出了什麽,居然就占了百分之三十,我才百分之壹!”
  “我可是這個項目的實際操作人,我提供了項目的計劃,提供了餅幹的配方,還是聯絡人呢。沒有我,就沒有這個項目。因此,我不覺得我占三成,哪裏不對。”
  “可是我的名字也很重要啊,若沒有我的名字,那些人家哪裏會這麽積極的參與,朝廷又哪裏會這麽快同意,更何況,這第壹張大訂單,都是靠我來的。”
  李超笑道,“妳想多了。”
  救災餅已經與許多家族合作,利用他們在全國各地的影響,建立作坊,招募人手,然後購買原料,加工生產,並在全國各地設立倉庫,調配儲藏。
  入夥的股東們都對這個項目比較看好,明年會有大旱甚至會有大蝗災,這個事情,已經悄然在上層流傳開來。普通的百姓還沒有風聲,但對於那些頂級豪門來說,這已經是人所皆知,甚至得到大家相信的壹個消息了。
  遇災年,糧食上漲,這是必然。大家都在準備囤積糧食,但糧食數量是有限的。而李超的救災餅,並不需要太多糧食,用許多雜七雜八的東西,居然也能弄成救災的充饑之物,這等於新增了許多糧食啊。
  災年糧食有多貴大家是知道的。
  災年糧食賺錢大家更清楚。
  更何況,這東西還能賺名聲呢。
  要是手裏多些這種救災餅,災年之時,不用動用自家的糧倉,用這些也能打發許多災民嘛。只要他們能有個充饑的東西,就不會亂的,他們自然也是安全的。
  這些豪強大族也清楚,災民沒東西吃,餓急了,可是會來吃大戶的。
  火腿、臘肉、熏雞熏鴨、鹹魚、臘腸,這些也都是很不錯的幹糧,能夠長久保存儲藏的,尤其是如火腿臘肉這樣的,保存的好,三五年都是沒問題的。
  長安城裏,皇帝將出巡山南的消息也開始放出。
  各個衙門,都在選人去襄陽打頭站,等他們到了那邊做好壹些準備,到時第二批人就會過去,他們要把各衙門在襄陽立起來,這樣到時皇帝帶著朝廷官員們到達襄陽的時候,就能立馬開始辦公了。
  皇帝要到秋後才離京,但現在就需要派壹位要員前去襄陽,總攬全局。
  這個人選,最終還是落到了李超身上。
  畢竟李超本就是山南東道宣撫使、大都督、漢京營造使。
  王內侍帶著旨意來到灞上,三日後李超就要出發。
  “老師,我也要去襄陽!”
  “這個妳得問陛下,若是陛下許妳同行,我沒意見。”李超笑著答道,不過正常情況下,李承乾肯定去不了。太子可是儲君,壹般情況下,太子都得坐鎮留守京城的。
  哪怕大敵當前,壹般也是皇帝禦駕親征,太子是不能動的。
  待秋後,李世民出巡山南,駐蹕襄陽,李承乾也極可能是要留守長安,甚至可能還要加壹個監國之名。
  李承乾還真的就讓王內侍帶了封信回宮,他向李世民請求隨李超去襄陽。
  李世民回復很快,同意!
  聽到這個答復,李超怔了好壹會,太子不應當是留守嗎,怎麽現在反而成了打前站的了?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親兒子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