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94章 天家父子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5

  從桃林回來,李超發現十三娘正在教子。
  幾個才四五歲的小家夥,正排成壹排在廊下蹲馬步。每人頭上頂著壹本書,壹邊努力的蹲著馬步,還要小心不讓書掉下來,同時還得背誦千字文。
  李超路過,也不理會幾個小家夥投來的求救目光。
  “又怎麽了?”李超問坐在廊下軟椅裏盯著幾個小家夥的崔鶯鶯。
  “太調皮了,壹來就禍害人,跑到書院的小學去,還跟人打架。”崔鶯鶯氣惱的道,壹不註意這群小王八蛋就惹事。別看才四五歲,可卻比那幾個十來歲的還難管。那幾個,倒是懂事的多,不用怎麽操心。
  李超回頭望了那幾個,“打架?打贏了還是打輸了?”
  站在最前面的是八歲的李琮,也是這次帶隊去打架的頭。他臉上還有點鼻青臉腫呢,“本來我們打贏了,可他們後來喊了人來,仗著人多勢眾,壹群打我們幾個。”
  “那就是打輸了?”李超呵呵笑了兩聲,“居然敢跑去打架,還打輸了,真是丟我李三的臉,我看妳們母親懲的還太輕了。我罰妳們禁足閉門思過三天,抄千字文十遍,另外還要罰清掃馬棚!”
  李琮不服氣。
  “以後每天晨跑時,腿上各加壹斤沙袋。”說完,李超就扔下壹臉幽怨的李琮走了。
  這些小兔崽子,就不能慣,壹慣就容易出紈絝,必須嚴格教育。好在十三娘不是那種寵孩子的人,李家的家規很嚴,也執行的很好。
  漢京。
  承乾看著報紙,臉色陰沈,早飯都吃不下。
  “殿下,是妾身的飯菜做的不合胃口嗎?”太子妃問。
  “不,只是沒有胃口,妳多吃點,我先走了。”承乾面前的飯菜壹口沒吃,他起身離開。
  禦書房。
  承乾看著王承恩,這位父親最信任的宦官,此時也依然擔任著內侍太監之職,依然管著整個宮廷事務。
  承乾感覺自己雖然做了監國太子,可自己卻依然只是擺在明面的傀儡,事事都無法作主。
  “王太監,孤要面聖。”
  “陛下最近都不見人。”
  “妳向陛下稟報,孤有重要的事情要見陛下。”
  ……
  李世民很早就醒了,他沒有貪戀床上的溫暖,也沒有留戀美人的溫柔。起床,穿衣。面對著那面等身高的巨大穿衣鏡,李世民仔細整理了衣裳。
  老了。
  外面還只是蒙蒙亮,穿好衣服後,李世民就離開了。
  洗漱、晨練。
  回到書房,李世民已經精神抖擻。
  他的桌上已經沏好了熱茶,還擺著幾樣點心,同樣也還有幾份最新的報紙。
  李世民坐下,先翻看了壹遍。
  報紙確實好,哪怕深居宮中,也能看到天下的消息。壹份報紙,大到天下時事,小到今天的肉蔬價格都有。
  看完報紙,李世民靠在椅背上,閉目沈思了壹會。
  “陛下,太子殿下求見。”
  李世民聽到王承恩的稟報,睜開眼。
  “不見。”
  他知道太子見他想要說什麽,太子是因為他插手朝政,直接推行廢除門蔭和三衛的詔令。
  “朕是在替他擦屁股,他卻還在埋怨朕。朕知道見了面,他也不會有什麽好話可說,幹脆不見。”李世民道。
  王承恩在壹邊道,“殿下心裏憋著壹股氣,這樣不見也不好吧。”
  “朕是為了他好,也是為了大唐。朕不希望等哪天朕壹走,這天下就亂了。”
  ……
  承乾等了壹天,結果只等來皇帝不見他的回復。
  “王太監,妳真的跟陛下稟報了嗎?”
  王承恩躬著身道,“老臣怎敢欺瞞殿下。”
  承乾心中郁結,無奈的離開。
  禦書房會議。
  “諸位相國,妳們對最近諸多封臣們所上的奏折怎麽看?”
  門蔭制廢除詔和推恩令詔頒下後,貴族的高官們反應很大,尤其是貴族們,紛紛上書朝廷,許多人表示反對。
  而在這些奏章中,也有不少封臣請求設立貴族議會。
  “貴族議會有何必要?”魏征問。
  “可以安撫貴族,打壹棒子給兩棗總是應該的。”說話的是馬周。
  “說來說去,這個議會到底是怎麽樣的?”也有宰相還不清楚這貴族議會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貴族議會,也稱貴族大會,所有的實封貴族都為議會的議員,而議會有監督議政之權。”馬周說道。
  監督議政權,權利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褚遂良在壹邊補充,“貴族們也希望議會成為朝廷的咨詢顧問。”
  長孫無忌笑著道,“這麽說,這個議員,倒有點類似於散騎常侍了?”
  散騎常侍,是個比較清貴的官職。
  漢時,有散騎,為皇帝侍從,又有中常侍,性質同。東漢省散騎,改以宦官任中常侍。後魏文帝並散騎與中常侍為壹官,稱散騎常侍,改士人任職。
  這壹官職的職責,就是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
  到後來,又有祭酒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等。南北朝時,隸屬門下省,後來南朝梁還壹度專門設立了散騎省。
  到了此時,散騎常侍為正三品下,職掌規諫過失,侍從顧問,但並無實權,為尊貴之官,常作為將相大臣的加官。
  現在封臣領主們想要朝廷設立貴族議會,議員們的職責,其實就是備皇帝咨詢顧問,規諫過失,並希望有監督朝政之權。
  沒有行政之權也沒有立法之權更沒有財政之權,只壹個監督之權。
  貴族們的要求並不算高。
  “孤覺得封臣們的要求也不過份,朝廷廢除門蔭制,行推恩令,總也得給封臣們壹些補償。這個貴族議會,讓封臣領主們有壹個參政議政的機會,讓他們能夠監督朝政,規諫過失,倒也合適。”
  承乾表明自己的態度,他支持設立這個議會。
  長孫無忌卻反對。
  “臣以為,封臣們按制有權可向朝廷上呈奏折,陳抒意見,並不需要特別再設立壹個貴族會議。”
  “孤認為有必要,大唐的封臣是誰?他們是大唐帝國的建立者,如今也是帝國的邊疆屏藩,甚至在朝中處於高位。比如在座的諸位宰相,妳們不也都是大唐的封臣嗎?封臣們的意見,朝廷要傾聽,封臣們鎮守邊疆,必須要重視。僅僅只是上呈奏折遠遠不夠,這個議會,讓封臣們的意見更集中,甚至可以發揮更好的監督作用。”
  官員治國,而貴族封臣監督,承乾以為這也是壹個良好的平衡。
  “事實上,在七年前,孤巡撫嶺南,那時太師就已經在嶺南首開議會。嶺南議會已經建立七年多,運行至今,對嶺南的安穩和發展,起到了極好的作用。”承乾說道,“孤以為,如今朝廷應當設立貴族議會,而且還應當設立另壹個議會,由地方上的工坊主、商人、地主等組成的議會。”
  長孫無忌眉頭緊皺。
  “殿下,朝廷有禦史臺,有那麽多言官禦史監督朝政還不夠嗎?”
  承乾反問,“多有些人監督又有什麽不對嗎?”
  “殿下,此事只怕陛下不會同意。”
  太子壹聽陛下兩字,臉色變的更加不好看。
  他聲音冰冷的道,“孤為監國攝政太子,統攝國政,陛下早已經不問國事,此事由孤決定。”
  “諸位相國,現在妳們可以表明妳們的態度,誰反對,誰贊成!”承乾目光從宰相們身上壹壹掃過。
  太子這是逼宰相們表態了,他的態度已經表明,現在該宰相們。
  這是要表決,朝廷極少發生的事情。
  以前,皇帝壹般都不會先表明態度,而是先與宰相們溝通。因為如果皇帝先沒有與宰相們溝通好,壹旦發生皇帝與宰相意見不壹,甚至多數宰相反對的情況,那就會很尷尬麻煩。
  畢竟,令出中央,皇帝的意圖也要通過中樞。若沒有宰相們通過簽名,皇帝詔書就無法通過。
  現在太子就沒按常理出牌。
  “臣贊同設立議會!”
  壹片凝重氣氛中,尚書令馬周率先表態支持太子。
  “臣反對!”中書令長孫無忌也旗幟鮮明的表明態度,他反對。
  “某也反對。”翰林學士承旨魏征也反對。
  二比壹,形勢不容樂觀。
  承乾目光望向侍中房玄齡,在宰相中,這位的威望更高。
  “房相!”
  房玄齡搖頭,“臣也反對!”
  承乾失望的看著這位老臣,這場會議對承乾無比重要。他也迫切的需要得到宰輔們的支持,可是現在看來,出乎他的意料。
  “殿下,臣支持!”禦史大夫杜淹出人意料的表態支持。
  “臣支持!”褚遂良道。
  “臣也支持!”岑文本也道。
  接下來,是軍界這邊,軍界的九位同軍機事,有幾位不在京,但在京的幾位,卻都堅決支持太子。
  樞密使李靖、副樞密李績、秦瓊,兵部尚書劉弘基都支持。
  二十七位宰輔,此時有二十二位在,其中支持太子的十七個,反對者五個。
  承乾臉上露出了笑容。
  “既然有這麽多宰輔贊成,那麽此事就此定下來。翰林院草詔吧!”
  長孫無忌也沒料到他和房玄齡、魏征三人帶頭反對的情況下,結果還只有五人反對。
  “殿下,是否先奏請陛下決策?”
  承乾揮手,“不必了,孤監國攝政,此事就此議定,草詔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