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30章 壹般壹般,朝中第三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西廂記裏,崔鶯鶯和張生,那都算是極其罕見的意外了。
  如蓮娘,這幾年在李府,也是過著千金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
  她的婚姻,作為父親的老爹和作為兄長的李超出面,這並不是什麽霸道幹涉,而是負責任。老爹和李超不出面,那真的會成為耽誤的老姑娘的。
  而李超替她選,用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來選,當然就是門當戶對。這樣的選擇,以後夫妻兩個生活起來,會更容易些。
  李家的門戶,總不能給蓮娘選個農夫,或者選個仆傭管家之類的吧。
  “我不是安排叔玉過來的時候,讓蓮娘來悄悄看過幾次人嗎?她覺得叔玉人如何?”
  李超的觀念,放在這個時代都是很離經叛道的,比如,她雖然幫蓮娘跟魏叔玉訂親,但卻經常提供些機會,讓蓮娘在魏叔玉來家裏拜訪的時候,悄悄在屏風後觀察等。
  放別家,這樣的舉動就很失禮。
  可李超卻覺得很尋常,給妹妹選的夫婿,總得妹妹喜歡吧。若是那個夫婿,妹妹太不喜歡,那麽他會重新考慮這門婚事的。
  “蓮娘覺得魏家大郎人不錯,溫文儒雅,翩翩有禮。”老爹笑著說道。
  魏叔玉,好歹也是出身士族,父親又是高官,母親也算是出身河東名門裴氏,這樣的家庭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不會太差。李超對於魏叔玉,也挺滿意的。
  “蓮兒喜歡就好,若是不喜歡,那我這個給她選親的哥哥可就難辭其咎了。”李超笑著說道。
  “妳看人眼光還是很好的,給蓮兒選的魏家大郎,給蘭兒選的房家大郎,都很好。”老爹對於兩個不是自己親生的女兒,其實壹直當著親生的對待,就好像對待李超這個義子壹樣,很用心。“聽說魏公很得陛下看重,有消息說,年後要出任尚書丞,這可是要職,早晚要加宰相的。”
  尚書丞,就是仆射的下屬佐貳,而且如今朝廷中樞的結構,也壹直在慢慢的調整之中。調整的核心,就是三省職權的變動。
  隋以來,壹直是以尚書門下中書三省為中樞,其中又以尚書省為中樞之首。但現在,皇帝卻有意把決策和審核的門下中書二省,作為朝廷真正的決策中樞,而把原來的尚書省,地位調低,讓決策位在執行之前。
  原來的政事堂這個三省之上的決策中心,是設在尚書省的都堂裏,而現在到了襄陽後,李世民卻把政事堂改到了中書省。
  三省制下,中書省本來並不負責裁決政務。
  政務的裁決在尚書省和門下省,但隨著李世民在位以來,議、表、狀等文書的大量增加和中書省地位的改變,以及皇帝上朝議事的減少,中書舍人們侍奉進奏的職掌逐漸發展為參議表章,從而逐漸獲得了裁決政務的職權。
  在如今的朝堂議事章程裏,門下中書兩省處理由下通上的文書分工中,議、表、狀等上於中書省,由中書省官員商量可否,連署而進奏與皇帝。
  中書舍人這種權力,是在這兩年才從皇帝手裏得到的,這甚至是歷史上本來沒有的。在歷史上,中書舍人的這種權力,起碼要等到武則天的時候才逐漸獲得。
  獲得了這種權力的中書舍人,其實已經是權柄極重,中書舍人也被稱為了儲相。
  如今政事堂從尚書都省移到了中書省後,中書省已經成為了政務運作的中心,這也適應了議表狀等奏事文書大量增加的形勢。
  中書舍人們的六押和五花判事,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發展出來的新制度。
  以前地方官上奏的表狀原本,必須經過中書省呈奏,但中書省過去的職權也僅是侍奉進奏而已。但如今隨著地方事務的增加,地方官上奏的表狀類文書也越來越多,因此中書省也向著具體政務的處理和裁決發展。
  皇帝年初有奏,諸道宣撫使、大都督和諸州刺史、都督以及京官五品以上在外者所上之賀表,令禮部整比,送中書錄賬總奏。後又有旨,諸奏軍國事者,並須指陳實狀,凡須奏請者,皆為表狀,則送中書省。
  如今的中書省,已經兼掌執政。
  在現如今中書省逐漸獲得政務裁決的同時,尚書都省會決政務的職權在逐漸的喪失。雖然尚書左右仆射依然是幾個宰相裏的差不多首相次相,但他們更多的其實是變成了中書省政事堂裏的宰相之首,而不再是過去尚書都省會決政務之首。
  甚至現在中書、門下兩首的長官開始兼任六部尚書,例如李超就在新年前幾天,被李世民改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檢校中書令銜,兼任戶部尚書。原來的平章事銜,變成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了四個字,表明了如今朝廷中樞從尚書都省轉到了中書省,連門下省也與中書壹起成為了朝廷的決策中樞。
  李超原是檢校尚書左仆射,如今卻變成了檢校中書令,這是不降而是升。
  兵部尚書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戴胄,都加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得以拜相出席政事堂傳言。
  實際上,原來尚書都省會議裁決的政務,已經逐漸轉移至政事堂裁決,這其實已經不是隋以來的三省制度,而是完全改變了。以前三省制下,是由尚書左右仆射進行處理,地方要將情況向尚書省匯報。
  而現在,政務由政事堂會議裁決,政事堂轉到了中書省。進入政事堂的,也不再僅是三省長官,而變成了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既為宰相。
  房玄齡和杜如晦如今作為朝中宰相之首,也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左右仆射之職,而是他們身上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官銜。如果沒有這個官銜,就算是左右仆射,按新制,都不能出席政事堂會議,也自然就算不得宰相。
  如今的朝堂上,中書令已經和左右仆射平起平坐,甚至中書令都隱然在超過左右仆射,成為政事堂的新主持者,李世民都在考慮,要改任房玄齡為中書令,以杜如晦為侍中,而把左右仆射這兩個尚書省長官,空置。
  以加強中書省取代尚書省成為朝廷新中樞的決心。
  基本上,這件事情已經板上釘釘,在明天的元旦大朝上,房玄齡和杜如晦的新任命就會下來。
  到時左右仆射就會空置,那時尚書省實際上就會由尚書左丞和尚書右丞兩個過去的左右仆射副手來實際主持尚書省政務。
  尚書左右丞將成為實際上的尚書省主官,權柄大大增加。雖然說整體上尚書省的權柄削弱了,但尚書左右丞的職權卻加重了。
  哪怕尚書左右丞不能入政事堂,但也算是距離政事堂只有壹步之遙。
  魏征壹個三品的秘書監改任四品的尚書左丞,看著像降職,但權柄上來說,卻不可同日而語。
  老爹說魏征為儲相,這不為過,就跟中書舍人馬周現在被稱為儲相壹樣。
  尚書左右丞和中書省的六個中書舍人,都是如今朝廷中樞權柄極重的壹群人,政事堂那群掛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之下,就是這幾個權柄較重了。
  和房杜從尚書省轉任中門書下這個大變動的,還有政事堂明年也要改名。
  到時政事堂就正式改名為中書門下,這將標誌著朝廷的中書門下為中樞的體制正式建立。
  中書門下和過去的政事堂大體是差不多的,就是宰相們裁決政務的實體化常設機構,有自己獨立的印、公文和僚屬,印就稱為‘中書門下之印’,其獨立裁決政務的公文將被稱為堂貼或堂案,其僚屬稱為五房,堂後官。
  這是壹套與隋以來三省制有著極大不同的政治體制,可以稱為中書門下體制,相對於三省制來說,中書門下體制的基本特征,就是宰相有了裁決政務的常設機構,中書門下成為超然於三省之上的最高決策兼行政機關,使職和使職化的六部寺監成為政務執行的主體,涉及朝廷政務的公文書形了新的上傳下達的程式。
  新朝新氣象,李世民壹改過去以尚書省為中樞的三省制,而弄出了如今這壹套中書門下群宰制度,實際上也大大減弱了宰相們的權柄,過去三省制下,雖三省長官都是宰相,但宰相數量少,而且左右仆射的權柄極大。
  隋時尚書令權柄最大,後來尚書令長期空置,左右仆射的權柄依然極大,到現在,李世民幹脆把尚書都省給架空了,左右仆射也給空置起來,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相,三省長官以及六部尚書、侍郎等,只要加此銜,皆可拜相,入中書門下參預朝政大事。
  這樣壹來,其實宰相數量雖然看著增多了,實際上宰相手裏的權柄卻分散了,很難出現過去高潁、楊素、裴寂那樣權柄極重的權臣。
  這個轉變,對於大唐許多官員,特別是許多地方官員來說,可能還是模糊不清的。但對於身處中樞的李超來說,卻早清楚的把握到了李世民的真實意圖。他早清楚的看到,李世民的這些調整,其實已經能說是重新架構布局了。
  這是朝廷中樞的大變革,這個變革,讓皇帝對於朝政的控制力更強。
  不過雖然中樞將迎來壹次極大的變革,但李超,卻依然會是這次變革中地位不會絲毫動搖的朝廷支柱重臣。
  上柱國、太子太師、太子詹事、開府儀同三司、檢校中書令、趙國公、世襲豐州刺史、戶部尚書李超,同時還兼任著京兆尹、襄陽府尹、山南東宣撫使、山南東大都督、漢京營造使、漢京府尹、鹽鐵使等壹連串的職務。
  貞觀新朝,李超在朝中的地位甚至不降反升,將僅排在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之後,成為朝中第三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