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84章 奪妻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張超書房裏,馬周聽到孫伏伽三個字時,眉頭皺了皺。
  “孫伏伽,這行卷是孫伏伽所投?是那個孫伏伽?”
  孫伏伽的名頭可不小,他並不是普通來京參加科舉的各地州縣學裏的舉薦的生徒,也不是地方官員推薦的鄉貢。孫伏伽也不年輕,今年已經四十出頭,是河北貝州武城壹個書香門第出身。
  早在隋大業三年,自幼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孫伏伽就已經參加了中國歷史上的第壹次進士科考試,並且壹舉高中,和房玄齡是同科進士。
  此後步入仕途,先後擔任了大理寺史、尚書令史、萬年縣法曹。
  萬年縣法曹品級不高,但其職責相當於首都壹個區的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是很有實權的。
  李淵入長安,隨後建立大唐,孫伏伽也轉投大唐。因為多次向朝廷上建言,李淵還曾經公開稱贊說,在群臣中惟李綱可為我善盡忠心,孫伏伽可對我誠懇直言,其余皆唯唯喏喏,只知俯首聽命而已,非我所望啊!
  他說萬年縣法曹孫伏伽,至誠慷慨,詞義懇切,指陳得失,無所回避。此人耿直,宜處憲詞。立即封他為治書侍禦史,並賜帛三百匹。
  後來又加封為五品的禦史中丞。這可是禦史臺的佐貳,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實職高官。
  孫伏伽的官路可以說是很順利的,只是前不久,這位禦史中丞卻彈劾了廬江王李瑗。緣因李瑗見壹商人的妻子貌美,就找借口誣陷了這個商人然後殺了他,又納了其妻為妾。孫伏伽彈劾李瑗,結果最後皇帝偏袒李瑗,反免了孫伏伽的官。
  “這孫伏伽現在跑來向三郎投行卷,這不能收啊!”馬周在長安城裏也是呆了挺長時間的,對於朝中不少事情也知道壹些。
  張超倒覺得挺有意思的。
  朝廷對於這第壹次科舉,其實並不是太重視,而且因為是第壹次,所以規則也不多。
  主要的規則就那麽幾條,壹是工商子弟不得參加,賤民自然就更沒資格。第二,要參加科舉,雖沒有地方上的考試,但壹得是地方州縣學的學生,有州縣學的老師推薦。二是地方上比較品行良好有才華的人,地方官推薦,稱為鄉貢。長安城的國子學、修文館學生也壹樣屬於生徒。
  還有壹條,就是官員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孫伏伽雖免官,但不是罪官,而且免官之後他確實不是官員了。
  不過孫伏伽沒有舉薦書,所以他來張超這裏投卷,希望能夠得到張超的推薦。
  這次考試,還沿用隋朝時的壹些考試規則,比如公卷通榜制。
  壹名考生,取得了考試資格後,到了長安,還要先投壹份公卷。就是向禮部,投壹份資料表,附帶自己的以往作品,也稱省卷,以供了解其平時所學專長。壹般公卷包含古律詩、賦、文、論共五卷。
  公卷之外,考生也會向公卿大臣投獻自己所寫的詩文等作品,即“行卷”以求公薦。如果他們的作品能在名儒評審圈裏打響名氣,甚至能不經考試就獲得任用。
  孫伏伽現在向張超投卷,不僅是想要名氣,還想要得到張超的舉薦,獲得參考的資格,要不然,他這個免職的官員,連參考的資格都沒有。
  能在十幾年前的大業三年就考中進士科的人,才能肯定厲害,尤其還都做到了五品的禦史中丞,若他參加科舉,以才能論肯定能中。不過唐朝的科舉可不是那麽公平的,首先妳得取得推薦,才能參考,其二得有名氣。
  再加上考試還是不糊名,結果也不全以成績論,還要看名氣品德這些,所以其實唐朝的科舉有太多做弊的地方。
  孫伏伽是被皇帝免官的,因此正常考,他就算有才能可落選的機會還是極大。
  現在,孫伏伽把行卷投到張超手裏。
  “廬江王殺人奪妻之事有證據嗎?”張超問馬周。
  “據說當初就是因為孫伏伽證據不足,所以才被免了官。”
  “我想見壹見他,讓他進來吧。”
  孫伏伽站在張府那座大學士第禦筆親題的門樓牌匾前,背負著雙手,靜靜的等待著。壹襲白袍,襯著他有些削瘦的身子,在寒風中顯得有些孤傲。
  來張家之前,他其實已經去拜見過許多公卿大臣,可惜都沒有人願意替他說話為他講理。最後他想到壹個辦法,就是來參加科舉。
  他聽說了如今長安城裏最當紅的是學士張文遠,便特意來這裏投行卷。他不是真的為了能考個進士,十幾年前他就考上進士了。他現在來,只是想見見張文遠,看這位紅人名士,能不能替他說幾句話。
  “孫郎君,我家郎君請妳過去。”王管家出來,笑著對孫伏伽說道。
  本都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結果的孫伏伽聽到,有些微微意外。
  “多謝。”
  春寒料峭,外面很寒冷,但張家的書房裏卻很溫暖。
  穿過張家聖旨敕造的五重禦筆親題門樓牌匾,進到張家書房。孫伏伽看到了如今名滿長安的小張學士。
  年輕,年輕的過份,卻又很高大俊朗。
  “孫先生請坐。”
  孫伏伽行禮,坐下。
  張超看著孫伏伽笑了笑,孫伏伽個子挺高,但有些削瘦,骨架大,卻沒多少肉。留著挺長的胡須,人看起來還是很儒雅的,不過目光卻有些淩厲,讓他看起來帶了幾分刺的感覺。
  “我問孫先生壹個問題先,孫先生是真欲參加貢舉考進士呢,還是想要為自己的罷官翻案?”
  孫伏伽也在打量著張超,聽到張超如此直接的問題,他笑了。
  “先前我彈劾廬江王殺人奪妻,壹個關鍵證人被其買通,臨時翻供,導致此案證據不足。我現在已經重新又查到幾個確切的證據,只是希望能夠把這些上達天聽,重開此案。”
  “妳能如實說出這些,我挺高興。孫郎君,我壹直很欽佩妳的為人,身為禦史,便不畏強權。廬江王這事做的不對,我支持妳。這樣,妳回頭把妳的證據都整理壹下,再寫道折子,我替妳奏呈陛下。”
  孫伏伽喜出望外。
  “如此多謝張學士了。”
  “這只是為了公理正義,不因為其它。對了,妳還打算參加此次科舉嗎?”
  “實不相瞞,其實我來投行卷,也只是想找壹位能替我說話的人。”
  “嗯,這我知道,我覺得妳不妨參加壹下,如果妳願意參加,我會替妳舉薦,到時妳就能參加禮部試了。”
  孫伏伽考慮了壹下,最後點頭,“既然張學士讓我參加,那我就再參加壹回吧!”
  張超與孫伏伽談了許久,最後將他送出府。
  “三郎,真想要參與此事?”
  馬周疑惑的問,畢竟是涉及到壹位郡王,連岑文本都覺得孫伏伽罷官,並不僅是因為辦案證據不足,畢竟他是禦史中丞,又不是大理寺卿。禦史本就有風聞奏事的權利,辦案證據不足跟他也沒關系,那是大理寺的問題。
  可皇帝卻把他免職了,這就說明皇帝其實是不太滿意他彈劾廬江王的。
  這個時候,張超卻趟這渾水,有必要嗎?
  若是其它人,張超也許不會去趟這渾水,可既然是彈劾廬江王,他當然願意趟壹趟。他跟廬江王也許沒仇沒怨,可跟他兒子廬陵王有過節啊。
  那王八蛋上次弄副棺材去他張記當鋪搞事,最近也開起了當鋪和錢莊,公然山寨張記,這是擺明了跟他過不去。
  別人不惹他,他也不想惹別人。
  但如李崇高這樣莫名其妙就要懟他的人,他也不會怕事。
  現在有這麽個機會,張超當然也要搞事。
  再說了,廬江王父子和他親家王君廓都是太子壹黨,張超搞壹搞,也是讓水更渾。
  “賓王、景仁,交給妳們兩壹個任務,替我寫壹道奏折,我要為孫伏伽抱不平,同時要彈劾廬江王李瑗。”
  馬周和岑文本不由的怔住,妳要抱不平妳要彈劾,那妳自己上奏啊,幹嘛要讓我們來替妳捉刀代筆。
  張超當然不會說他其實對那種奏折文體不太習慣,也怕自己用詞出錯。所以才會讓這兩位代筆,不過他公開的理由是他最近要編書還要審稿,太忙。
  理由有些牽強,但好歹還能用。
  馬周和岑文本都是有真材實學的人,兩人壹陣商議,很快就寫出了壹篇洋洋灑灑數千字的奏折。這奏折裏引用了孫伏伽查證到的證據,為孫伏伽陳情,也同時彈劾廬江王李瑗。
  張超看過之後,非常滿意。
  不愧是日後當宰相的名士,果然是滿腹經綸啊。
  拿起筆,在奏章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張超就讓人送出去了。
  他現在的級別,是可以上奏章的。
  張超本來打算順便在奏章中談壹下關於科舉的事情,最後想想,還是先不談了。
  “管家!”
  “三郎有何吩咐?”
  “去問下十三娘她們東西都收拾好了沒有,明天早上我們回灞上。”
  難得有壹次休息時間,張超打算明天全家回灞上張家溝,好些天沒回去了,再不回去,家裏都要大變樣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