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章 執衣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吃過早飯,村正柯安領著四個人過來。
  “鐵槍老弟,這是車騎府和縣裏給妳派的人,我給妳帶過來了。”
  張超發現來的四人有兩個是本村的,本村兩個都是十六七歲的後生,另兩個則大約三十歲,好像前些天在車騎府也見過,是府兵。
  “他們這是?”
  村正對張超倒是很客氣,解釋說這四個人是老爹作為九品武官的隨從。不過這四人各有名目,其中兩個本村的少年是縣裏派給老爹的,壹個是白直壹個是執衣。這屬於是力役的壹種,也是百姓的勞役壹種。白直是護衛,執衣則是那種負責筆墨書僮類似,因此壹般白直是成丁,而執衣是中男。
  大唐百姓始生為黃,十六到二十壹為中男,二十壹為成丁。
  至於另外兩個,則都是車騎府派來的,是白鹿車騎府裏的當值的府兵。按制,老爹這個隊副雖只是從九品,但也是壹名實職武官,因此按品級可以享受兩名仗身使喚。
  仗身其實也是力役的壹種,但是只配給武官的,相當於警衛員吧,壹般都是從當地軍府中抽調當值府兵配給。因為張家溝的府兵都在休假,因此這次抽的是當值的其它村的府兵。
  四個人都很恭敬的上來行禮,老爹倒是很隨意。畢竟以前也是做過校尉的,肯定對這些很熟悉了。
  據說當世猛將羅士信在張須陀帳下為將之前,就是壹個地方縣裏派過去為張須陀服務的中男。有壹次打仗的時候,羅士信也想上陣,結果將士們都嘲笑他。張須陀道:“妳連穿盔甲都沒力氣,怎能打仗呢?”羅士信大怒,當即身披兩副甲,懸掛兩壺箭,飛身上馬演示壹番。張須陀非常贊賞,許其出戰。
  賊軍剛剛列陣,羅士信便馳馬沖入賊陣,連殺數人,並斬下壹人的首級,用長矛挑著在陣前巡走,賊軍都不敢逼近。張須陀乘勢進攻,大破賊軍。羅士信每殺壹人就割下鼻子藏好,然後以鼻子的數量報功。張須陀嘆服,將自己的戰馬賞給羅士信,並將他留在身邊,從此與秦瓊成為張須陀麾下雙雄,勇名後來甚至都傳到了楊廣的耳中,特意派畫師給羅士信畫像送入宮中。
  現在村裏的兩個少年也如當年的羅士信壹樣,被派到了老爹身邊做事。兩人都還年青,做不了護衛,實際上就是做跑腿的雜役。
  張超不由的對大唐的官員待遇很羨慕,雖然說老爹只是個九品官,還是從九品下,作為外官連薪水朝廷都不發,可還有職田收租,有勛田。現在還有四個隨從,還是不用自己掏錢的。
  不過聽老爹在壹邊解釋了下,張超才知道,若是官當的大,隨從更多。比如京官有防閣和庶仆,三品以上還有帳內和親事。外官則有白直和執衣,武官有仗身,此外還有門夫啊,手力、士力這些。
  這些都是百姓免費服役,由官府安排指派給官員們使喚的。
  老爹的這四個隨從,每人是服役兩月。役滿,就要由縣衙和車騎府再換人前來。雖然這四人是在為官府服役,但他們卻得聽老爹的話,幫老爹幹活,不論公私。
  “八郎和十三郎以後就跟著三郎吧。”老爹直接就把本村的柯八郎和柯十三郎兩個少年安排給了張超使喚。兩個柯家少年既是本村,關系也熟。柯八郎是柯五的弟弟,柯十三則是柯山的弟弟。唐人習慣同族同輩論行,因此往往就能排到很長,什麽十三郎,二十壹郎等等。
  兩個少年都才十六年,雖未成丁,但他們已經到了均田的年紀。均田制,中男就可以均田。但是租庸卻要到二十壹歲才開始交。因此有幾年時間是比較寬松的,但不用交租庸卻也需要承擔些雜役,就比如被縣裏指派給各級官吏們做執衣。
  “以後請三郎哥哥照拂。”兩個家夥似乎來時早得到指點,居然還能說出這番客氣的話來。
  張超笑著對二人道,“客氣啥。”
  老爹進屋換了套新衣,七娘趕制的黑色襆頭和圓領袍衫。
  “三郎,我去軍府壹趟,晚點還要去縣裏拜會下縣令等上官。”
  大唐的府兵並不是完全脫離地方官府,州縣對各地軍府還是有很大的參與管轄權的。例如朝廷調兵,皇帝的調令和兵部的兵符,要先下到州刺史手中,刺史和軍府將軍各執壹半合上之後,才能調兵。平時點兵、訓練、檢閱等,刺史也是要參與的。
  因此慣例,老爹雖只升了個隊副,可也得去拜會下縣令等官。畢竟府兵平時也是在鄉,歸由縣裏監官的。
  “老爹,去縣城順便幫我買幾樣東西回來,藥店估計會有。”
  張超托老爹買的東西主要就是堿石、芒硝、石灰幾樣東西,這都是提煉堿用的,有了這些東西既能提煉出燒堿,也能提煉出純堿,還能再加工出小蘇打。總之,有了這些材料,以後就能吃上不酸的饅頭和蓬松的包子了。
  雖然用這些東西來提煉堿太麻煩了,但畢竟只為吃的話也需要不了多少。
  老爹聽張超說了幾樣東西,都是很奇怪的東西。聽著不像是藥,倒像是道士們煉丹的材料。他疑惑的望著張超,張超以前不是跟老和尚的嗎,怎麽還學會了道士煉丹這套?
  “這些東西我都有用的,到時妳就知道了。哦對了,老爹妳再幫忙買點油回來,最好再買點小點的鐵鍋,如果能有茱萸、蔥姜蒜大小茴香之類的也買點回來。”
  老爹眉頭皺了皺,香料可是很值錢的東西,就算是麻油也很貴啊,壹斤得壹百多文呢。不過張超說要,他也只是皺了下眉頭。
  “好,我到了縣城壹起買,要多少?”
  “每樣先少買點就行。”
  老爹帶著衛府派來的兩個仗身背著褡褳走後,柯五和柯山又來了。
  原來這兩個人不但是府兵,還學過點窖匠。
  “也不算是學過,就是農閑時會經常跟著窖匠去做活,也算會點泥瓦之類的活計。”柯五笑道。他其實府兵之余,除了是個耕田農夫外,更多的還是打獵下套。偶爾空閑時,也會跟著父親去建窯洞。
  他父親柯安既是本村的村正,也同時是村裏的富農,還是壹個經驗豐富的窖匠。十裏八鄉修窯洞,都會來請他去。柯五兄弟幾個,有三個都跟他爹學了這手藝,不過柯五因為打小喜歡打獵下套,後來又點了府兵,因此沒能出師,結果他爹就不承認他也是個窖匠。柯五到現在也不敢對外說自己學過窖匠,只能說幫過工,會壹點。
  柯山的情況也差不多,他爹是個裏正,但他小時跟他伯父學過木匠。
  “妳們來的正好,新窯洞還得等老爹從縣裏回來請風水先生呢。妳們正好幫我盤個炕。”
  有現成的勞力不抓,豈不浪費麽。
  張超現在跟柯山和柯五兩個也是非常的熟了,正好柯小八和柯十三兩個人也在,劉鈞便打算幹脆趁現在有空,把這個炕給盤了。
  “盤炕?就是妳畫的那個圖上正屋裏的那個竈嗎?”
  “什麽竈,那是炕。竈是做飯的,竈是坐和睡用的。”張超糾正他們。
  “那是睡覺的,可我看那圖上不是還留著燒火的竈口嗎?”
  “火炕是燒火取暖的,燒了火後炕上才暖和,天再冷也不怕了。”
  柯家四人都壹臉懵逼。他們實在想不明白,燒火的竈,怎麽能睡覺,這人不都給烤熟了?
  張超也懶得跟他們細細解釋了,毫不客氣的差使起四個人來。舊窯洞實在很小,張超極不客氣的幹脆準備來個重新布置,把外間的竈膛拆掉,然後靠門窗的地方盤炕,再在竈尾,也就是窯洞裏面點挨著炕建個新竈,這樣炕就不需要再要燒火口了。
  而且竈臺燒火的熱煙通過炕道,也能給炕加熱。此處,炕修在門窗邊,也利於把煙囪修在窯洞外,有利於排煙通氣。
  張超指手畫腳的把計劃說了壹通,柯五四個倒是很快就理解明白了。
  “用土磚就行了,我家那裏還有些土磚,可以先拿來用。”柯五很大方的道,他現在也被張超描述的那個火炕和新節柴竈說的有些意動了,若真有這樣的好東西,自己家也得建壹個。
  柯五本來也是準備要建新窯洞的,因此已經準備了兩年了,這兩年空閑時就挖土削崖,夯制土磚。正常情況下,許多人家的窯洞都是得住許多代的,代代相傳。不過因為子女生的多,往往祖傳的窯洞難以容納全家人,因此最後便得有些兒子分出去另過,自己修窖。
  而修壹口新窖,得全家人壹起幹上好幾年。
  張超倒也不客氣。
  “那就先借著,等回頭再夯好了還妳。”
  柯山在壹邊也很興奮的道,“我去再叫幾個人過來幫忙,多叫幾個人,妳這火炕和新竈壹天就能弄好。”
  “那就多謝五叔和大山叔了,來幫忙的中午和晚上都在這吃飯。”張超笑著對大家道。
  “嗯,好類,我這就去叫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