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0章 大水牛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單雄信辦事很快,買牛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眉目。單家仆人過來告訴張超,牛已經調過來了,讓張超準備接牛。
  “有多少?”
  “按三郎說的,壹共是壹百十頭大母牛、三頭大公牛,壹百頭小牛。另外還有三郎要求的三十頭騾子,都買了。”
  讓張超意外的是,單家買來的牛居然是水牛而非黃牛。
  水牛腿短蹄大,性溫順,易調教,以耐粗、耐勞著稱。水牛比黃牛體型要大的多,成年水牛普遍能長到壹千多斤。水牛尤其適合在水田耕種,主要是南方多,不過在陜南漢中壹帶也有不少。
  關中地區主要還是用黃牛耕種,這次單家卻從漢中調了壹批水牛過來,這真是讓人大為意外。
  “水牛在我們這裏也能適應嗎?”張超疑惑的問,灞上多是旱地,而且冬天也較冷。
  “可以的,水牛其實比黃牛好,力氣更大,脾氣還溫馴,他們能適應很熱的天氣,也能適應關中的冬天。”
  漢中和關中只隔了壹座秦嶺山脈,張超覺得他說的似乎也有道理。
  “水牛餵養跟黃牛也差不多,就是吃的多點,另外到了夏季熱的時候,每天得牽他們去水塘或河溝裏泡水。”
  “價格也更貴些吧?”壹頭成年水牛上千斤,比黃牛能大上近壹倍,肯定要更貴些。
  “貴不了多少。”
  黃牛水牛,只要能種田的都是好牛。
  張超倒不是很在意買的是什麽牛,他也知道,北方剛經過長期戰亂,耕牛也確實銳減,如今各地需求量都很大。反倒是東南,隋末以後倒是相對安定些。
  單雄信能這麽短時間調集了這麽多水牛來,也確實不容易。
  只耕地,水牛不比黃牛差,甚至還好些。但水牛也有些缺點,水牛肉就沒黃牛肉好吃。當然,現在並不能私宰耕牛的時代,壹般人也不會殺牛吃肉。壹頭水牛,兩歲就能馴犁,只要不病,正常情況下能活到十八歲,到十五歲時都還能很好的耕種。
  水牛不如黃牛的壹個地方在於,水牛耕田行拉車不行。特別是在那些石子路上,水牛完全比不過黃牛。水牛的大蹄子更適合於沼澤啊水田這些地方,再深的水田地,他們都能輕松如常。而且水牛繁殖沒黃牛快,黃牛壹般壹年壹胎,而水牛是三年兩胎,有時甚至是五年三胎。
  反正張超買這些牛主要是用來耕種的,並不需要兼做運輸畜力,想想倒也無所謂。
  張超這次除了讓單雄信幫忙買耕牛外,還買了壹批騾子。這批騾子足有三十匹,但並不全是張家自己需要。
  其中有二十頭是幫村裏的府兵買的。
  前幾天,白鹿車騎府下了壹個通知。讓所有府兵,每壹夥十人,需置辦六匹騾子,驢也行。為此,車騎府還給每個府兵發了五千錢的補貼。
  原來衛府是沒有這個要求的,都是條件好的就備驢馬,遇打戰的時候就帶騾馬從征,馱運輜重,出了騾馬是有津貼的。但現在朝廷卻要求所有府兵都需要置辦了,只不過不是人人需要,而是按夥,壹夥十人得備六騾,沒騾驢也行。
  這對於府兵們來說,也算是壹個負擔了。如今騾子也還是很貴的,就算是驢,也不便宜。好在這兩年府兵出征,都總打勝仗,獎賞戰利品也分了不少,加之今年又免天下錢糧壹年。府兵們手裏還算有些錢,張家溝總共有三十多個府兵,算起來得差不多買二十多頭騾子。
  大家請張超幫忙買騾子,他也壹口答應下來了,轉而讓單雄信幫忙。
  張超多買了幾頭騾子,則是給自家用,以後磨坊要用,還可以騎乘代步。
  第二天,單家的人就把大群牛騾趕過來了。
  二百多頭牛騾走在路上,還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甚至附近幾個村子的百姓都跟著牛群來到張家溝。
  許多人甚至都沒有見過這種體型龐大的水牛,看著長著灰色毛,有著兩只彎彎的大牛角的水牛,相當的好奇。
  裏正笑嘻嘻的站在村口,看著那烏秧秧的壹群牛,不停的捋著胡子,嘴咧的很開都收不回。作為白鹿鄉五位輪流主事的裏正之壹,張家壹下子買了這麽多的牛,對他而言了也是好事。
  張家買了牛,是要給佃戶們餵養的。佃戶們有了牛,地裏收成能更穩固,這租稅自然也就穩了。甚至在朝廷的考核表上,耕牛數量和人口數量,也都是壹項重要的指標。官員任上,轄下人口增多,那是有功,如果耕牛也增加了許多,那也是表現優良。
  裏正倒不想著還能升官發財,但若是考核好,將來升個縣丞之類的也還是有可能的。
  “三郎啊,妳真是做了壹件大好事啊。自家過好了,沒忘記鄉裏。有了這些牛,明年的耕種大家可就輕松多了。”
  張超只是笑笑。
  張超也不是做慈善,買牛這事是雙贏的。
  村民們佃種他家的地,有了牛收成穩定,他的租子自然也就牢靠了。同時,張超早盤算過,養牛是壹項很有前景的項目,有這麽多人幫他免費養牛,張超有什麽不高興的。
  只要自己不吃虧,張超並不介意給別人壹些幫助和方便。他是知道這時代的耕種的,非常的辛苦。許多百姓的犁都是木頭的,又無牛馬,只能用人背犁,耕的很淺,有時得反復的犁地,背犁的人比拉纖還要辛苦,畢竟拉纖也不全是激流險灘。
  那是真正的面朝黃土背朝天,肩膀上全是老繭子。
  能有壹頭牛,甚至能頂的上壹個壯勞力,甚至不止。
  大母牛都是四五歲的,正是最強壯的時候,這些水牛從四歲到十二歲,都是它們最強壯的時候。
  龐大的體格,灰色的毛,脖子下還有壹個月牙白,牛頭上兩只彎彎的粗大牛角。
  水牛們很溫馴,站在那裏也不亂動,壹些膽大些的村民上前撫摸著大水牛,眼裏放著光,就如同是新婚之夜摸著自己的媳婦時壹樣。
  “好壯的牛啊,這就是水牛嗎?”
  “這個牛力氣大嗎,拉的動犁嗎?”
  大家忍不住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實在是太激動了,壹想到自己以後能有壹頭這麽龐大的牛,激動的都要打顫。
  “這就是水牛,重達上千斤。這麽大的牛,力氣自然也是非常大的,這個水牛公牛挽力能達到六百斤,母牛也能達到五百斤。在農忙季節,只要餵給飼料,它壹天能耕種四個時辰。”
  聽到這數字,大家都很驚訝。許多村民雖自己沒有耕牛,可以前有時忙不過來時,也是會租借地主家的牛的。以前他們租借的黃牛,可沒有這麽力大能幹。
  “只有大犍牛才有這麽大力氣啊。”
  大犍牛,就是那種閹割後的大公牛,公牛在閹割之後,體型能增大許多,變的溫馴。壹些大犍牛能長到壹千多斤,力大無匹。
  不過犍牛也是比較貴的。
  “這牛真的是給我們的嗎?”壹個村民摸著牛都舍不得松手。
  柯山在壹邊道,“這牛是三郎買的,現在只是放到妳們家餵養照看,等到農忙時,妳們可以借用耕田而已,可不是給妳們的。”
  壹眾村民呵呵大笑。
  “五叔,妳給這些牛角上掛上號碼,壹會咱們抽簽,誰抽到哪頭牛,誰就領養哪頭。”
  因為事先都已經跟佃戶們簽過了領養的附約,因此這些牛誰領養都是有數的,不過了為避免大家挑挑揀揀,最後張超還是打算采用抽簽的辦法。
  事先早已經寫好的號牌,每頭牛角上掛壹個。
  張超拿出了壹個竹筒,裏面有許多竹簽子,頭上也都寫著數字。簽頭有數字的壹邊放在了筒裏,然後搖晃。
  “大家都過來抽簽,壹人壹根。”
  “抽到哪個數字,對應數字的那頭牛,就是妳的了。”
  壹頭大母牛,另外配了壹頭壹歲多點的小母牛。這樣配對後,每戶佃戶就都是領養壹大壹小兩頭牛。
  至於那三頭公水牛,則留在莊子上自己養。這也是為了以後給牛配種的,這可是種牛,得好好養。
  抽簽開始,大家都排好了隊,壹個個臉上洋溢著興奮之情。
  尤其是原來趙家的佃戶,他們沒想到自己剛給張家種地,就能享受到這樣的好處。看著那壹頭頭健壯的牛,這些人簡直就是興奮的發抖啊。
  有牛了,馬上就要有牛了,以後就有自己的牛了,哪怕只是幫張家養牛,可畢竟這牛以後是可用使用的。
  排在第壹個抽簽的是趙莊的趙老爺子,他手顫抖的伸向簽筒。
  張超接過簽子,看了壹眼。
  “十三號簽。”
  那邊柯山笑著對趙老爺子道,“跟我來吧。”
  柯山帶著趙老爺子找到十三號牛,壹大堆牛裏,壹頭灰色毛的牛,這頭牛的角很長很彎。水牛的角也是牛的年齡標識,每長壹歲,牛角上就多長壹節。
  “恭喜老爺子,這是壹頭六歲的牛,妳看這頭多大,妳看這肚子多大。”
  “這牛以後就是給我家養了?”
  “是的。”
  “哎喲,多好的牛啊。”趙老爺子感覺怎麽都看不夠了。
  這時,單家來的壹人道,“這牛已經懷了崽了,明年夏天就會產。”
  水牛繁殖壹般比黃牛要間隔長些,黃牛能壹年壹胎,水牛卻往往是三年兩胎,有的五年三胎。
  “三郎壹片仁義,大家把牛領回去後,壹定要好好餵養。”柯山說著解下牛繩,交到了趙老爺子手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