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16章 老王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作為溝通長安與山南之間的黃金水道,丹江的水很美。
  兩岸青山,夾壹碧水。
  輕舟在碧水中劃過,猶豫駛在天空。
  李超很感嘆這個時候的水質,更感嘆這個時候的空氣,沒有半點汙染啊。不會有霧霾,也不會有汙水。
  李承乾這壹路上,丹魚沒有抓到,但釣魚的本事是節節上漲。他帶著他的童子軍大隊,現在基本上承包了船上的捕魚任務。
  行在船上,吃也在船上。
  船工們都是河邊本地人,李超租用他們的船只,按市價給錢。船工知道坐在船上的就是當今的宰相和太子之後,說什麽也不敢收錢。
  李超笑著硬給,最終老農才敢收下。船不是很大,帶蓬,下雨也不怕。船艙不大,艙板擦的很幹凈,壹頭還有壹個養魚的艙。這個船工就專門在這壹段江上行駛,有貨就載貨,有客就載客,閑時也打魚,有時還擺渡,反正挺悠閑的,黝黑的皮膚下,是很瘦但卻又很健壯的肌肉。
  看起來好像五十來歲了壹樣,可問過之後,才知道只有三十來歲。他家就住河岸邊,家裏也有地,但地不多,平時由妻子照顧,大的兒子也上船幫忙。農忙之時,則也會回家幫忙。
  說到如今的日子,船工還是比較滿意的。
  “還不錯,聖上免了稅賦,還均了田地。”
  商州山多地少,船工家其實也沒分多少地,壹大家子人,只有五畝來地。好在他家祖輩都是在丹江上撐船的,撐船也算是祖業。打小跟著上船跑碼頭,壹代代傳下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咯,都是如此。”船工很樸實,他覺得現在的生活還是不錯的,家裏分到幾畝地,雖不多,但起碼納完租庸後,口糧還是有的。平時撐船,載貨拉客擺渡,再打漁,壹家人的生活還能溫飽,已經很不錯了。
  船工做魚的本事不錯。
  壹般船上人都有手打魚和做魚的好本事,也不用什麽佐料,沒什麽高超的花式技巧,簡單的煮燉,佐料也只有壹點鹽,還有壹些生長在河岸邊上的樹和草的葉子。
  煮出來的魚,湯鮮味美,真正只有壹個字評價,鮮。
  “老師,我感覺老王做的魚比妳的好吃。”李承乾很無恥的叛變了。
  李超笑著點頭,他並不會否認這點。船工的魚是河裏剛打上來的,魚本來就好,新鮮。沒放什麽原料,只放了點鹽和河邊的香草,保持了原汁原味,沒有掩蓋點魚本身的鮮味。
  船工的魚特點就是壹個鮮,他也只會這壹樣做法,但李超卻能把魚做出各種各樣的花樣,味道多變,李承乾平時吃的多了,自然覺得李超的魚也壹般,不如船工的魚鮮,但如果他多吃幾次,可能又覺得李超的魚好吃了。
  為了教訓下這個不孝弟子,李超接下來的幾天,把捕魚和做魚的任務都交給了李承乾。
  魚好吃,釣魚也挺好玩,但殺魚做魚絕不是什麽好玩的事情。
  魚吃起來鮮,可殺起來卻是極腥的,殺過魚後,那股子腥味甚至怎麽洗都洗不掉。
  丹江的魚很多,但船工的生活卻挺簡單的,也稱不上富足。
  魚,並不能讓船工富裕,甚至都改變不了他的生活,他更多的還是靠撐船運貨,來賺些錢財過日子。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魚再好,再多,可也難變現。就算是捕上來的活魚,要拿去賣,也只能在沿河的幾個城鎮上賣,但城鎮得好幾十裏才有壹個。況且,靠著江,總不缺魚的,再肥的活魚,也賣不起價,往往再便宜也賣不出去。
  “老王,妳平時家裏有曬魚幹嗎?”李超問。
  “曬,住河邊上的人,家家戶戶都會曬壹點。不過曬魚也得看季節,比如說夏天就曬不了魚,現在初秋,也不行,魚臭的快,還蒼蠅多,壹不小心就生蛆。”船工說起魚,那是再熟悉不過了。
  住河邊的人常吃魚,甚至吃膩了魚。平時吃的多是鮮魚,有時也會曬魚,但曬魚得在冬季,冬季魚不容易腐爛臭掉,二來冬季蒼蠅也少,不容易生蛆。
  “壹般也不怎麽曬,曬魚不好吃。”幹魚的味道肯定是不如活魚的,曬起來還麻煩,河邊的人,經常能打到活魚,自然就不會特意的去曬,反正曬了,也賣不到什麽錢。
  承乾揮趕著聞腥而來的蒼蠅,不解的道,“我老師家做的魚幹就很好吃啊?”
  “那是腌魚、熏魚和烤魚還有油炸過的炸魚,妳以為就是普通的曬幹的啊。就說我家的腌魚,首先妳得是新鮮的魚,其次妳得要用鹽,還不能少,少了不行。再壹個,除了鹽以外,腌魚還得放壹些其它的佐料,比如我家的就放了花椒、醬料、料酒等等,這樣才更入味,味道獨特,妳以為桂花魚、稻花魚天生就那味道嗎?”
  腌魚的佐料多,固然好吃,可隨便壹種佐料錢,都不少了,普通百姓哪裏用的起這麽奢侈的腌魚方式。
  直接曬,什麽都不放,這種最簡單,但也沒什麽味道。
  還有就是熏和炕幹,這兩種要好點,多了點味道。
  “老王,妳說如果現在朝廷向妳們收購魚幹,妳覺得如何?”
  李超覺得丹江的水好,魚也很多,只是這裏的魚平時賣不出去。明年可能就是大饑荒了,壹切能吃的,李超都覺得可以試試。
  曬的魚幹難吃,但還是肉呢,比壹般糧食還有營養些。
  “現在這季節曬不了魚幹啊,天氣還太熱了。腌的話,鹽又貴,劃不來。”船工老王回道。
  “妳可以用煙熏,這樣既不會有蒼蠅,不擔心長蛆,而且也不會腐爛臭掉。”
  李超給老王出了個主意。
  “煙熏就費時間了,還要去砍柴,又要小心的熏。”老王覺得這不是什麽好方法,最關鍵的是,花那麽多功夫,熏出來的魚也賣不出什麽價,那費這功夫幹嘛。
  “老王,如果我說官府會向妳們大量收購這些熏魚幹,有多少就收多少,而且價格也還算不錯,妳們願意捕魚熏魚然後賣給官府嗎?”
  “朝廷收熏魚?大量收?價格不錯?”老王有些詫異的看著李超,若不是知道這位就是朝廷的宰相,他真以為遇到個腦子有病的人。
  “朝廷為什麽收熏魚?”
  “朝廷當然有自己的考慮的,妳就說,如果朝廷收,而且價格不錯。或者說,妳們拿熏魚上繳官府,來折抵妳們的租庸和調,妳們願意嗎?”
  老王覺得李超不像是在拿他開玩笑,於是猛點頭,“當然願意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