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00章 蝗災來了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在幹旱的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會變的較為堅實、含水量降低,地面的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會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壹平方米能有二十到四十萬粒卵。
  而且幹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壹方面,幹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蟲以此為食,生產更快。幹旱還會使得蝗蟲遷徙,結成更大的蝗蟲群,導致大型蝗災。
  不過古人對於蝗蟲的認知不多,反而有蝗神的說法,遇蝗災還要拜蝗神。又有蝗魚互化的說話,說蝗是魚卵所化,稱旱涸則魚、蝦子化為蝗,故多魚兆豐年。還說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
  不過對於當政的人來說,蝗蟲,尤其是旱年之後的蝗災,那是最可怕的。
  按官方的史料所記載,秦漢之時,蝗災幾年是平均8.8年就爆發壹次。而到了隋唐之時,差不多五年左右爆發壹次,到兩宋時,三年半就爆發壹次,元代壹點六年壹次,明清二點八年壹次。
  蝗災叠起,受災的地方多集中在中原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在江淮和江漢地區亦有分布,嚴重的時候,關中地區也會爆發,甚至會遍及整個黃土高原。
  而最容易爆發蝗災的地方,還是黃河遊戲,尤其是中下遊流域,每當大水泛濫之後,就接著會是嚴重的旱災。水旱災交替發生,就會使得沿湖、濱海、河泛、內澇地區出現許多大面積的荒灘和拋荒地。
  而這些地方,往往就成為了蝗災發生並猖獗的條件。
  這些都是後人早就熟知的常識,但對於這個時代的多數古人來講,他們都搞不明白蝗蟲發生的原因。
  只是壹味的認為蝗蟲是沒有規律可言的,是上天的責罰等等。
  黃河的河灘地,其實就是蝗蟲最大的產卵區。如果黃河的河灘每年有幾次河水漫灘,那麽蝗蟲數量就會大大減少,五月河水漫灘六月退水,會減輕夏蝗發生程度。七月上水,八月退水,則秋蝗發生面積最小。
  如果八月以前上水退水,則秋蝗會退水產卵,來年夏蝗則偏重發生。
  由於黃河斷流時間壹般都是七八九月的夏秋季和二到六月的春夏季,這期間正好是飛蝗發育和繁殖期,河斷的斷流直接影響到中原等省黃河灘地飛蝗的發生動態。
  基本上,如果黃河斷流,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機率會發生蝗災。
  “妳說黃河斷流,就會發生蝗災?”
  李世民和宰相們本來吃蝗蟲吃的挺開心的,結果李超卻說了壹個讓大家開心不起來的話題。
  “蝗災,好像有好幾年沒發生了。”蕭瑀也道。
  李超搬了個椅子坐在李世民身邊,“陛下,據我對史書上蝗災的統計和研究,秦漢之時,幾乎每不到九年,就會爆發壹次大蝗災。而到了近三百年,則是差不多每不到六年就要爆發壹次大蝗災。”
  李世民面色沈了下來。
  蝗災幾乎年年有,但大蝗災,那必然會是席卷數十州縣,能讓無數人流離失所的大災情。這樣的大蝗災,上壹次,好像就是在六年前。
  “六年壹次,大蝗災已經六年未發生過了,大唐建立至今,還未發生過大蝗災。難道說,明年要發生大蝗災?”李世民說出這話的時候,聲音裏甚至都有壹點顫抖。
  明年,是他改元之年,明年就正式改用貞觀年號了。
  貞觀,那是他的年號。
  難道貞觀壹開始,就要以大蝗災開始?
  如果真是這樣,這可就不僅僅是大蝗災,還會是政治上的災難。畢竟,大災,不管是幹旱還是洪水或者是雪災、蝗災,地震等,這些都是被視為上天的警示,是天之子皇帝的失職。
  他壹改元,就來個大蝗災,這事可就非常不好了。
  平章事、吏部尚書杜如晦這個時候擔憂的表示,“黃河要斷流了。”
  “看樣子,這個月河南段就會斷流。”
  李世民徹底不淡定了。
  “這事朕怎麽不知道?”
  房玄齡他們也很無辜,黃河斷流那是常有的事情啊,以前大家又不知道黃河斷流還是蝗災爆發的根源。
  “文遠,妳真的認為明年會有大蝗災?”
  蝗災的可怕李世民知道,也見過,那真是鋪天蓋地,每過壹次,席卷壹空。蝗災吃盡壹切,蝗蟲過境之後,必然就是大饑荒。
  李超點頭。
  史書上是有記載的,明年會有大蝗災,不但席卷整個中原,甚至飛進了關中,關中平原吃光了後,把整個黃土高原也吃了壹遍。
  關中明年會大饑,中原也會大饑。歷史上,今年會有旱災,明年接著旱,再蝗災,然後就是大饑荒,突厥人又乘機南下。
  李淵都在關中呆不下去,決定焚長安而不都,跑到山南去,既避突厥鋒芒,也是為了找吃的去。
  “陛下,黃河即將斷流,觀氣象種種,今夏秋會是大旱。夏旱就會有秋蝗,秋旱會有夏蝗。今秋就會有蝗災,但規模可能會小點,可明年繼續旱,那麽到時蝗災就將難以收拾。”
  “可有防治之法?”
  李超搖頭,這個東西基本上沒有什麽防治之法。
  蝗蟲產卵在土裏,壹平方米內能產上幾十萬枚卵,誰有本事把這些卵給挖掉?這就和洪災和旱災壹樣,小災還能防壹防救壹救,這個基本上就是沒有辦法的了。
  “現在就要開始囤積糧食了,各地常平倉、義倉、社倉都要開始清查。絕不能帳上有糧,倉中卻無糧,要不然到時災情壹爆發,倉中無糧可放,那是要出人命的。饑民四起,人要是肚子都填不飽了,就不會再有什麽綱常禮儀,那時為了填飽肚子,殺人放火甚至易子而食什麽事情都做的出來的。”
  李超向李世民建議道。
  糧食,這是防災最重要的壹條。只要有糧,遇災,也會好的多。
  “對,這點很重要,立即清查各地糧倉,不管官倉還是義倉,都要清查。掌握好各地倉中存糧狀況,缺糧少糧的地方,要第壹時間運糧過去。”李世民點頭道。
  李超也道,“陛下,尤其是中原壹帶,蝗災必起於黃河流域,因此黃河壹帶必是重災區,這裏的儲糧最重要。應當加緊中原黃河壹帶的糧食儲備!”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