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0章 捐款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程處默和秦敢全程站在張超後面充當觀眾,觀看了整個談判過程。
  “不是說那個趙東家是個奸商嗎,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跟他合作買他糧?”程處默等趙東家二人壹走,立即忍不住問張超。
  “那個趙大戶囤積居奇,哄擡糧價,確實奸商,為富不仁。”張超對趙員外倒也沒有什麽認同,但說實話,無商不奸,每個商人都在追逐利潤,追逐利潤的最大化。
  當整個關中的糧食市場都是這般混亂的時候,趙員外也不過是隨波逐流罷了。再說了,做生意嘛,最主要的還是項目本身,而不是盯著交易對手的品德看。
  合作對手的品德也很重要,但沒重要到超過項目本身。
  趙家現在處境很差,這個時候張超與他合作,正好可以占據主動地位。今天最後的談判結果也證明了張超的想法是對的,光壹個九八折,就能為張超每天拿到兩三石糧食的優惠,壹天兩三石糧,壹個月可就是上百石糧,壹年呢?壹年就是上千石糧啊,這個數字是很大的。
  何況,現在趙家跟張超合作,是硬氣不起來的,張超讓他們免費配送,他們就得免費配送,這也給張超自己節約了很多成本。
  拿到這麽多優惠條件,換壹個糧商,未必就能談的這麽順利。趙家也算是張超仔細挑選的合作對象了,壹來趙家實力還不錯,能夠完全供應的上張家的糧食購買需求。二來,趙家現在也有些困難,必須得重視張家這個合作商。
  若是找個資本雄厚的糧商,張超壹天百石糧食,未必能享受到VIP待遇。而如果找壹個實力更弱點的,說不定這小糧商哪天在這崩潰的糧市裏說倒就倒了,到時張超還得重新去尋找合作商。
  找壹個穩定的供貨渠道,而且能拿到滿意的優惠力度,這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我們買這麽多糧,用的完嗎?”秦敢倒是問了個實在的問題。
  “民以食為天,不管窮人百姓,壹頓不吃就餓的慌。這京師長安人口數十萬,這麽多張嘴,妳知道每天得吃掉多少糧食?做餐飲吃食生意,永遠不用愁沒生意,當然,前提是妳得做的好吃,有口碑受歡迎。”
  張超現在可是有十壹家餅店,而且還有不少張家溝村民每天提筐挑籃到京畿各縣鄉去叫賣的,此外,張家還跟許多驛站飯店酒樓有合作呢,有的是直接在張家拿貨,有的是代售。
  憑著已經打響名氣的鐵槍牌子,不但黃饃饃銷量節節攀升,而且肉包子豆漿油條生煎等各種新產品,也壹樣賣的很好。
  現在張超是不愁賣不出去的,他要考慮的是張家溝的產能有些跟不上了。
  張家的白面饅頭是二兩壹個,壹石面蒸大約五百個。包子因為有餡和加水多些,普通肉包子壹石面粉能做壹千個。
  如果壹天賣出兩萬個饅頭,就得四十石面粉了,再賣壹萬個肉包子,又需十石面粉。油條、生煎、餃子、餛飩等也需要不少面粉。這個銷量,張超還是相信的,畢竟長安這麽大市場,他也有那麽多的銷售渠道。
  張超預訂的糧食是不過過量的。
  真正讓張超有些頭疼的還是糧價的動蕩,糧食市場動蕩,必然導致張家餅店的這些產品也得降價。
  黃饃饃得降到三文壹個,白面饅頭則降到四文壹個,肉包子十文三個。
  不過降歸降,只要張超緊盯著糧食行價,不積壓糧食,那麽他的利潤還是能保證的,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他固定自己的利潤,然後在自己的成本上加上利潤,變更自己的產品售價,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但這樣做,生意多少會受些影響,畢竟價格變動不斷,不是什麽好事情。
  饃饃、包子、饅頭、生煎等的利潤都控制在半文錢壹個左右,窩窩則利率更低些,張家所有的餐飲生意,除去面堿和火堿這塊,張超估計壹天能得到五萬錢的利潤額。
  五萬是純利潤,分給股東壹半,張超還能得到兩萬五千錢。
  生意做大了,利潤變少了,但張超還算知足。
  這兩萬五千錢是固定的贏利,以後細水長流,天天都有。而且,飲食這塊招牌打出去,口碑做起來後,就等於有了壹個很好的平臺,以後能借著這名聲,做更多東西。
  壹天兩萬五,壹月就是七十五萬,壹年做好了,那也是九百萬的大買賣啊。
  九千貫,近萬貫了。就算這個贏利有些樂觀,但保守點算,壹年起碼總有五千貫吧。
  雖不如香皂買賣和堿買賣那麽暴利,可架不住量大啊,這生意天天有的做,而且這個生意,還能讓許多人依靠張家,張家溝的村民,以及那些店鋪的夥計們,這就是影響力。
  光有錢不是影響力。
  不過張超還是太年輕了些。
  他只顧著想自己的利潤,想自己的收益,卻忘記了商人在唐朝只是賤業,在朝廷眼中只是養著的豬,等肥了就可以殺了取肉的。
  唐朝確實沒商稅。
  但不代表沒其它的收費。
  張超在店裏想著這壹年九百萬的大買賣,結果市署的市吏來拜訪了。
  “聽說三郎今日在市場,我特意就趕來了,還好沒來晚。”市吏壹進來就滿臉笑容的向著張超笑。
  “若是王大哥有事,直接跟我家鋪裏夥計說聲說好,我親自過去找妳就是,哪用妳親自登門。”市吏雖只是小吏,可畢竟是西市裏專門管理商家們的,現官不如現管,張超知道這些人的厲害。
  有道是閻王好惹,小鬼難纏。
  “是有些事情。”
  王市吏壹臉微笑,看上去和氣可親的。
  “夥計,給王大哥弄碗新鮮的豆花,再來盤生煎包,壹碗湯。”
  王市吏假意推辭了幾下,便笑著坐下享受張家鋪子的新套餐。
  吃飽喝足之後,王市吏終於道明來意。
  他來有兩件事情,壹是朝廷最近發大軍圍剿河北劉黑闥等叛軍,出動了不少兵馬,費了不少錢糧。皇帝體恤百姓,不忍加征錢糧,因此這個任務最後就落到大唐的商人們頭上了。
  東西兩市的所有商家,都加征壹筆戰爭稅。
  按商鋪規模大小,應繳多少不壹。
  張家是餅店,還是壹家大店,因此落到張家頭上的錢糧數不少,壹百貫錢。
  看著市吏遞過來的那張單子,張超臉色有些不太好看。壹家餅店而已,才剛開幾天呢,結果頭上就攤到壹百貫的戰爭征稅?
  這樣真的好嗎?
  “這是發自三省的行文,長安東西兩市的商家都得繳的,沒的商量。”王市吏認真說道。
  張超想罵娘,他買這家店才花了三百來貫呢,這才開業幾天,就要繳壹百貫的戰爭加稅,這叫什麽沒商稅,這什麽樣的商稅也沒有這麽高啊。
  他這店現在都還沒賺到這麽多錢啊。
  十壹家店全家起來,壹個月也不過能賺七百五十貫錢。
  朝廷這哪裏剪羊毛,這明明就是殺豬啊。
  張超氣的肝疼,太不講道理了,什麽叫皇帝體恤民情,不忍讓百姓加征,多受負擔?那商人就不是大唐的百姓了?
  秦敢也在壹邊皺著眉頭,“王市吏,這攤派怎麽這麽高,壹百貫?看來我回頭得稟報下翼國公,讓他去問問秦王殿下,這也太不合理了。真要繳壹百貫,我們這小店只怕立即就得關張歇業了。”
  這下市吏臉色不太好看了。
  張超壹下子明白過來,看來朝廷雖有向長安商人征戰爭稅,但絕對不會有這麽高,壹家店壹百貫,那東西兩市有上萬家店,這不得壹下子征上百萬貫錢?
  估計這衙門上下沒少趁機伸手,層層伸手之下,這數字估計就已經翻了翻了。
  “啊,看我這記性,原來是我拿錯了,這張單子不是妳們的,是其它家的。妳們那張,我壹會回去找找,再給妳送來。”
  市吏灰頭灰臉的跑了,這個家夥明顯忘記了鐵槍餅店,那可是有翼國公罩著的。
  張超看破不說破,把市吏送到了門口。
  過了壹會,市吏又趕回來了,這次的單子上數字變成了十貫。
  依然很多,但已經是減少了十倍了,張超估計這次的數字應當就是上面征收的數字。
  不管內心如何不滿,張超最後還是只得掏了這壹萬錢,然後換回了壹張收據。
  剛割了壹萬錢的肉,送走市吏,餅行的行首又來了。
  餅行就是賣餅的商家行會,有壹個會首負責聯絡管理,充當官府和餅行商家之間的聯絡者。
  會首過來,是來勸捐的。
  長安餅行準備自發籌集壹千貫錢捐給朝廷。
  “我家要捐多少?”
  “捐錢當然是大家自願捐,能多捐點自然最好。”會首笑道。
  “那可以不捐嗎?”張超也開了個玩笑。
  這自然是不行的,所謂自願,那只是個玩笑。妳多捐沒限制,但至少得捐兩貫。
  張超覺得壹家兩貫的話,最後肯定不止募集壹千貫,多余的錢,估計也是落入行會裏這些管事人手裏。
  但這事情也算是潛規則,各個行會對同行商家的約束力是很強的。若是得罪了這些人,發動同行抵制,以後肯定會混的很艱難。
  “掌櫃,給會首拿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