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98章 交出兵權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5

  如今京畿幾十萬軍隊聚集,不止房玄齡希望早點安排這些軍隊將士。承乾也是這個意思,兵太多聚壹起,總是讓人不太放心的。
  張超自己也是想著早點把這些將士安排好。
  內閣壹致通過的軍制改革案呈到禦前,承乾和馬周等翰林學士仔細研究了壹天,覺得這個方案很不錯,沒哪裏有問題。
  尤其讓承乾滿意的是這個皇帝侍衛親軍的設立,四軍八萬人,劃在北衙下,但直接歸皇帝親自掌握,這是讓他最意外也最高興的。
  張超不愧是自己的老丈人,最能猜到自己的心思啊。見過大唐三次血腥的政變之後,承乾心裏確實非常迫切想親自掌握壹支親軍。
  這樣心裏才有保障,睡覺才會安穩。
  如今,張超給他八萬親軍,直接歸他掌握,非常不錯。有這壹點,足證明張超還是忠心耿耿的。
  而從張超對三衙軍隊的軍將分離制度的堅持來看,張超也並無意要把控軍隊。如果張超要把控軍隊,他就不應當搞兵將分離,因為這樣做,平時各軍衛最大單位才是營,難以掌握。
  張超不直接掌兵,承乾還是非常欣慰的。
  不管怎麽說,自己這個老師老丈人,給他的壓力還是非常巨大的。
  “臣等以為這個改革方案非常好,比之過去的兵制要好許多。”馬周對承乾道,其實他想說本來完全沒必要弄壹個天子侍衛親軍的,但這種話承乾肯定不想聽。
  “很好,那請馬院長代朕批紅許可吧。”
  為了保證這個讓他滿意的軍制改革案順利在議會上院的科院中通過,承乾還特意派馬周親自到六科去盯著。
  這個改革案涉及軍隊,因此由六科中的兵科負責審議。
  兵科有九位科議員。
  審議時,九位兵科議員坐在臺上,下面還坐了壹大群在京的議員列席聽證。其它議員們可以提問,但做決定的還是那九位科議員。
  科議員相當於壹個議會的委員會。
  內閣的長孫無忌也來了,他是帶著任務來的,任務就是要讓議案順利通過。
  兵科九位科議員中,有壹位是領頭的,也叫兵科參議員。
  兵科參議員倒是老熟人,江夏郡公李道宗,這位皇族名王如今只是壹個郡公爵,在朝廷也無實職,這次被推選為兵科參議員,實際上也是張超的意思。
  審議之前,李道宗、馬周、長孫無忌這三位先在茶室裏談了會。
  馬周表明是受皇帝之意前來。
  “陛下很希望這個案子通過。”
  長孫無忌也直言不諱的表示,“這個改革案是趙王親自提出,由樞密院、兵部、三衙和五軍都督府、諸衛高級將帥們討論得出,最後在內閣壹致通過的案子。”
  李道宗表示壓力很大。
  既然內閣和皇帝都想通過這個案子,甚至軍方的大佬們也是案子的參與者,那他還有什麽理由拒絕呢。
  “請放心,某壹定會認真審議的。”
  談話結束。
  審議稍後開始,有吏員開始宣讀這份議案,然後進入問詢環節,接受議員們的問詢。
  為此內閣、樞密院和兵部都派了人過來接受問詢,負責解答。
  李道宗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大家早早就知道了這個案子來頭不簡單。
  而在仔細的聽了之後,也並沒發生這個案子哪裏太過份,甚至確實挺好。
  於是乎,問詢聽證,其實也就成了走過場。
  最後由九位科議會閉門討論,半個時辰後。
  李道宗與其它兵科議員們出來。
  “諸位,在聽取了諸位議員的問詢和內閣、樞密院、兵部代表的認真解答後,我們兵科仔細的商討研究審議了這份兵制改革案,最後做出審議結果,給予通過!”
  長孫無忌松了口氣,第壹次任務,順利完成。
  馬周也笑著起身。
  在壹旁角落,不起眼的位置,上院院長魏征坐在那裏,他是中途過來的。此時聽到結果後,起身往外走。沒上來跟大家打招呼,他這個上院院長是得到張超支持出任的,但並不表示他就會完全站在張超這邊。
  他向來只對事不對人。
  不過這次的這個案子,他詳細了解過後,發現確實還是挺不錯的。
  他最贊成的壹點,就是張超堅持了兵將分離這壹條。
  等新軍制落實,兵馬調動完成,以後軍隊就不會再如現在這樣,幾十萬大軍握在張超壹人之手了。
  這是國家之幸,大唐之幸,張超這次確實做的很對。
  長孫無忌笑著對李道宗點頭,“多謝。”
  李道宗笑笑,“我只是秉公辦理而已。”
  馬周道,“我會如實向陛下稟明今天的事情的。”
  “多謝。”李道宗向馬周道。
  馬周可也是皇帝的老師,而且現在這可是握有批紅之權的翰林院長,那權力,可是炙手可熱。
  馬周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回去之後,就把情況跟李承乾說了。
  “皇叔也是有功有於大唐社稷的。”承乾感嘆著道,李道宗在皇族中是他堂叔,在大唐開國中,也是跟隨著他父親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的。
  “加封江夏公李道宗為夏國公!”
  承乾道。
  “臣馬上草詔,然後送往內閣。”
  皇帝的旨意,現在依然需要經過內閣同意蓋章,並經議會通過,才算正式詔令,否則也只是壹份中旨。
  旨意草寫而成,送往內閣。
  內閣裏,張超正為軍制案如此順利通過而高興,看到皇帝的這份詔令,笑笑,便與房玄齡等打了個招呼,大家幾句話就都同意通過了。
  這也算是投桃報禮。
  詔書轉到上院吏科,人事和封賞的詔令、政令等要在這裏審議。
  “呀,江夏公李道宗封夏國公了。”
  “有什麽稀奇的,李道宗原本還是江夏王呢。”
  不過在貞觀時,後來已經改成是非皇帝之子、皇帝兄弟不得封王,非皇帝嫡子不封親王這麽壹個潛規則了。
  李道宗本來是太上皇心腹,可惜在復辟之亂裏被裹脅過。
  這邊李道宗剛給通過了軍制改革案,那邊皇帝就加封為國公。
  “想不到他倒是撿了個大便宜。”
  “可不是。”
  貴族院裏,都是貴族。而能夠擔任六科議員的,更基本上都是那些名望大資歷高的頂級貴族,縣公以下,基本上不可能擔任科議員的。
  看著李道宗壹下子黴運盡去,轉眼就從縣公升國公,還真是讓人驚吧。
  “這領地也好啊,妳看多好壹塊封地。”
  “準備壹下,這個案子放下午的聽證會上壹起審議吧。”
  “肯定通過的啊!”
  六科審議,壹般都是集中審議多個案子,有些重要的案子還會舉行聽證咨詢會。
  不過李道宗的這個,就不用什麽咨詢聽證了,肯定過的。
  他們手裏現在還有壹個更大的案子,涉及上千貴族的加封,那個才是大提案。
  ……
  “我有些不太明白老師現在的許多做法?”
  張超府上,蘇定方等門生今天齊來府上吃飯。蘇定方如今是北衙大帥,新軍制改革之後,張超也依然還是打算讓他繼續擔任北衙大帥之職。
  作為張超門下學兵法的大弟子,蘇定文現在真的有些迷茫。
  他不明白老師到底想幹什麽?
  “哪有自解兵權的,按這個軍制改革案壹改,那咱們南軍可就全都交出去了,就算我還是北衙大帥,可手裏不統壹兵壹卒,整天坐北衙帥衙裏喝茶,這跟個閑人有什麽區別?”
  蘇定方對張超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張超起兵,他馬上跟著舉旗。甚至為給自己師弟報仇,他還親自殺了李泰李恪李佑三兄弟。
  那可是新皇的兄弟,甚至有嫡兄弟。
  “定方,那妳說我要怎麽做?難道繼續握著這些兵馬,妳知道這些兵馬可是壹座火山,我們站在上面,是隨時可能會被爆發的火山化為灰燼的。”
  人都有欲望,但張超更加有理想,他也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堅持自己的理想。
  南軍幾十萬兵馬不錯,現在多握在張超的門下故吏親朋好友手裏也沒錯,可他依然是大唐臣子,這點不改變,他就不能壹直握著這些兵馬。
  也不會有人能容忍。
  而張超能不當大唐臣子嗎?
  他當初大旗壹舉,能得到那麽多響應,可不全是他個人的威望,那是他舉著太子旗幟,還打著護法的旗號。
  若他張超現在舉旗造反,那就又完全不壹樣了。
  許多人,往往容易被權欲蒙住雙眼,看不清事實,但張超不會。
  他把事情看的很透徹。
  “老師,萬壹皇帝要過河拆橋呢,萬壹長孫無忌要謀害老師呢?”
  張超笑笑,“承乾現在肯定不會,也許將來會,但那個時候情況肯定又不同了。至於長孫無忌,我把兵權交了,他長孫無忌難道還想再握著北衙的兵?再說了,北衙的兵他本來就沒多少掌控力!”
  “定方啊,軍制改革,其實保護的是我們所有人。”張超語重心長的道,“再說,我們交出手裏的兵馬,也不意味著我們就任人宰割了,我們還有領地私兵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