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歷史軍事

  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閑的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

唐朝好地主 by 木子藍色

2018-7-3 18:54

  “戰爭結束了。”李超說。
  李靖還在搓著手,手紅腫的跟個胡蘿蔔似的。“戰爭不會結束的,突厥人賊心不死,就算這次提出和議,也肯定只是壹個緩兵之計。”
  “這我知道。”
  李靖是個進攻派,崇尚的是主動出擊,以攻為守。可李超明白,眼下這仗暫時算是結束了,明知突厥人不是真想和,大唐也得現在與他們達成和議。冬天到來了,打仗更加艱難,大唐現在沒有這個底氣,也沒有這個能力,離開長城壹線構築的防禦群,去塞北與突厥人爭雄。
  八百裏塞上,已經成了無人區。
  李超又給李靖倒了杯茶,“衛公,我們如今沒有能力出擊北上,我們其實比突厥人更需要議和。我們需要時間,需要時間加固長城壹線的防禦,需要繼續往北邊運送軍械糧草,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可是。”李靖有些著急,“可是我們若是此時與突厥人和談,只怕他們會提出許多無理要求,到時又要占河套又要占代北等,那時我們答不答應?”
  “當然不答應,憑什麽要我們答應呢?”李超笑著說道,“我們就算現在議和,可我們也是戰勝方,統葉護可是損失了十萬兵馬,難道這個戰績還不夠好?突厥現在也是騎虎難下,他們進退不得,這個時候談判,我們才是占據著主動,只要我們不要表現的很想求和的樣子,統葉護最終還是得做些讓步的。”
  李超的底線是把陰山到長城的這八百裏,作為雙方的擱置區,雙方都不許進入放牧耕種,作為壹個緩沖區,等到以後再議。其實,就是給下次留了個口子,誰有能力,那麽誰占據這裏。
  “可我們現在也沒有能力再占據河套代北等地,突厥人肯定不會那麽的老實,他們壹定會把那些地方占據的。”
  “那讓我們先占好了,只要和議上寫明這裏屬於擱置地,那麽我們以後隨時就有理由去拿回來。”
  當然,這只是談判最差的結果,若是長孫無忌和唐儉本事厲害壹點,也許能讓統葉護在和約上承認以陰山為界。
  李超對於這樣的結果不是太滿意。
  “相國,我們其實根本不必跟突厥人議和,我們現在就算沒能力打過去,可突厥人也打不過來,來了也不可能破我們的防線。我們就在這裏守著,就不跟他們議和,看突厥人能奈我們何?”
  李超笑了笑,戰爭永遠都只是為政治服務。它不是單獨的,李超希望能夠先達成和議,哪怕明知道這份和議隨時可能會被撕破也想達成,那是因為戰爭會影響很多。
  比如大唐與突厥的商業貿易,再比如大唐的絲綢之路也控制在突厥人手裏。眼下的大唐,經歷大災之後,正是虛弱之時,朝廷的財政赤字驚人,正需要補充恢復,而對外貿易,可是占了很大的收入比重的。
  如果雙方繼續是戰爭狀態,那麽貿易就很難維持,通往西域的出口路線絲綢之路,也打不通,損失最大的還是唐朝。
  李超並不認為,封鎖邊境,禁止與突厥貿易是什麽好事。以如今的貿易情形來看,大唐對突厥的貿易,是呈現極大的順差的,每年輸出大量的商品,換回的東西很多,但大唐的商品工藝技術高,在與突厥人的交易中,是很占便宜的。
  如果主動放棄突厥這個大市場,虧的不僅僅是朝廷的關稅,同時也會讓許多商人受損,況且,突厥的牛羊駱駝馬匹,肉幹奶粉皮毛這些,也都是大唐很需要的東西。
  “看來戰爭果然要暫時告壹段落了。”李靖有些無奈的道。
  “放心吧,衛國公,突厥人能趁著這個時機重整兵馬,我們也能積極備戰。到時,就看誰的準備更充分了,我相信衛國公在河東,肯定能把將士們訓練的更精銳,把關城建的更堅固吧?”
  “當然,我在河東,絕不讓突厥人越過長城,壹步也別想。”
  “那就好了,等下次若再開戰,我壹定會奏請陛下,推薦妳來做主帥。”
  “統禦大軍,北伐突厥,這還是得需要相國妳來指揮。”李靖很真誠的道。
  李超卻搖了搖頭,這次突厥來犯,也屬於意外,他臨危受命,那是事情很危急,而李世民對他更信任壹些。可打完這戰後,李超已經想要隱退了。
  所謂功高震主,這可不是壹句玩笑話,他李超又不是大唐的救世主,不可能大唐壹有事情,就要他出山,這樣下去,李世民怎麽想,天下臣民怎麽想。再有,他這次功雖大,可壹口氣殺了近十萬俘虜,這事情,在戰時,固然大家還要考慮壹個軍心問題。
  但等戰事壹結束,這個事情肯定還是要被翻出來的。
  李超在朝中還是有些對手的,如侯君集等。另外,他這兩年在朝中,推動的不少政策,都影響了不少人的利益,這次,肯定會有許多因為李超吃過虧的人要跳出來了。
  就算李世民依然還相信他,可能這個時候也會順水推舟,以減弱點李超的聲望。
  “我北上來時,就想好了,等這裏戰事結束,那麽我就去我的封地。陛下給了我三百裏的封地,我覺得那地方挺不錯的,想去那裏經營壹二。當初我跟陛下說過,要在那裏建三座受降城,是時候兌現諾言啊。”
  李靖驚訝。
  雖然李超殺俘後,他就想到李超可能是在自汙,是在為以後做打算。可他真沒想到,李超居然現在就打算離開了。
  “我上表彈劾了相國,可我不是真的對相國有意見。”李靖五十多歲的人了,還是挺耿直的,他對李超向來佩服,尤其是在經過了這次戰事後,對李超越發的佩服了。他不希望李超誤會他。
  “我知道。”李超微笑。
  “妳知道?”
  “嗯。”
  “等和議壹開始,我可能就要返回襄陽了,到時,河東還得交由妳來負責。”
  “請相國放心。”
  李超讓李秀寧她們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去。
  “談判能成嗎?”
  “兩邊都不想打,肯定能成。”
  壹切就如李超預料的壹樣,長孫無忌在白道等到了唐儉,然後兩人壹起與統葉護展開了談判,談判進展很順利。
  統葉護決心已下,無心再南征。
  而長孫無忌他們也更是早得到了李世民的諭旨,要盡快與突厥人達成和議。
  雙方都不想打,都想先達成壹個和議,這樣能安然的回去準備。
  只不過,談判很快又陷入了爭執之中,進展不動。
  簡單的試探過後,雙方都拿出了自己的條件擺到了桌上。
  統葉護提出,雙方以長城為界,同時唐朝要向突厥賠償陣亡戰士的傷亡撫恤,還要向突厥稱臣進貢等諸個條件,其中還有壹條,就是把李超交給突厥人。
  這樣的條件,長孫無忌當然不會答應。
  他們也提出了大唐的條件,以陰山為界。唐和突厥為兄弟友邦,每年大唐朝廷願意向突厥官方購買十萬牛馬,以茶絹交換。
  沒有稱臣沒有納貢更沒有陪款和割地。
  談判僵持了兩天。
  長孫無忌他們寸步不讓。
  而就在這個時候,統葉護得到了消息,幾路唐軍都有異動。
  李靖率軍出馬吧,雲州進發,雖然規模不大,僅有三千騎,可這舉動,無疑讓統葉護很擔憂。
  進壹步的打探,顯示李靖是要率軍進駐白登山下,要在那裏築城,據說要築壹座大同城。
  統葉護壹下子警惕起來,那裏可是個很重要的位置,是雲朔盆地的北部出口,如果李靖在這裏築壹座和馬邑壹樣堅險的大同城,那雲朔有大同和馬邑壹南壹北兩座堅城,則雲朔盆地將會被牢牢控制在唐人手裏。
  緊接著,又有消息上報。
  郭孝恪率朔方鄜州軍北上,準備越過黃河進入前套平原,要在那裏築城。
  然後是程咬金也出夏州,要到河套的豐州進駐。
  每壹路,都是壹位名將親統,可率領的兵馬都是兩三千的小股部隊。
  這讓統葉護很疑惑,唐軍究竟是要重新搶占那八百裏地盤,還是說準備反擊了。他有些懷疑,唐軍這個時候有能力反擊嗎?
  但他現在也不能賭,他的軍隊已經快要撐不下去了。
  談判再次開始,這壹次,統葉護不再漫天要價,他改成落地還錢了。
  “李相不可能交給突厥,大唐也不可能向突厥稱臣納貢,和親陪款割地,必須以長城為界,不然,根本不用談了,咱們繼續打就是。”
  統葉護瞧著壹臉自信的長孫無忌,“這是妳的意思,還是妳家皇帝的意思?”
  “這是李相的原話,當然,他原話裏沒有那句關於他自己的,那壹句,是皇帝陛下加的。這,就是我們大唐的和議底線和態度,大汗若想和,那我們就按著這個來,若不想和,那咱們接著打就是了。”
  統葉護氣的臉色發黑,莫賀咄等壹群突厥貴族,更是直接伸手去拔刀。
  統葉護最後還是伸出了手,制止了他們。
  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
  “好,就按妳們的條件,我們簽壹個休戰和平條約,但我只簽約三年。”紡葉護伸出了三根手指,這話裏,透著壹股濃濃的威脅意味。只簽三年,意味著他打算在三年後就要在條約到期後發兵了。
  又或者,根本不用等三年,他隨時都可能出兵。
  長孫無忌聽了這個條件,卻沒有絲毫的驚訝。
  “很好,那我們簽約吧,唐突白道三年互不攻伐條約。”
  這下,反而倒是統葉護驚訝了。
  可條件是他自己提的,這個時候也不能再改,他想了想,覺得簽了也好。簽約後,大家各自回家。
  “好,簽約,但我還有最後壹個小小的條件,這個和約,南朝的代表不能是妳,也不能是他,而得是李超親自來簽。他若不來,那這個和約我就不簽。”
  這個節生外枝,讓長孫無忌和唐儉都皺眉。
  突厥人難道想騙李超前來,然後除掉李超?這樣的事情,突厥人並不是做不出來的。
  這下,倒是讓他們有些左右為難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