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烽火岁月 by ly2160046
2018-5-28 18:50
第三十六章 铸盾(3)
离工地不远的简易工棚里,陈大龙把工程技术人员召集起来开会,研究改进工程的办法。
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他拿着一支烟摆弄着,不时地在鼻子上闻闻。这成了他的一个习惯,虽然已经戒烟了,但在思考问题时,他总是习惯地拿着一支烟闻着。
有人发言道:“风钻手大都是新兵,技术不熟练,不是打得七扭八歪的,就是把钻头打断了,半个小时打不了一米深。”
“现在工厂生产的钻头质量也不行,打不了几个眼,就磨损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折断的,损耗的太厉害!”
“爆破技术上也存在问题,经常是冲天炮。一排炮放完,普遍留着五六寸深的炮眼。”
陈大龙一言不发,静静地听着,他让谷连长把蒋成进找来。
欧阳南江也坐在一边听着,陈大龙已经给他说过自己的想法,在这个会上,把大家的意见建议集中起来,使他的想法进一步的充实完善,所以陈大龙让他先听后说。
一身粉尘的班长蒋成进进来了,陈大龙向他招手:“坐,坐!小蒋是我们师里最好的风钻手了,小蒋,我问你,你打一个一米多深的炮眼需要多长时间?”
“石头硬的话需要15分钟左右,软的话也就7、8分钟吧。”
“一般打几个炮眼换一次钻头?”
“7、8个吧!”
陈大龙对与会人员说道:“看来钻头质量是有问题,但关键还在于使用风钻的人!只要技术合理规范,做到人机合一,损耗会减少,打眼速度也会上来!爆破问题也是一样,4团15连想了个办法,用水泥蛋蛋添堵炮眼,瞎眼炮和冲天炮就减少了6成。小蒋,为什么你们一个工作日下来还只能进一米多一点?”
“打完炮眼,要装填炸药,然后卸脚手架,爆破、排烟、排险、运碴,再搭脚手架,风钻手还没上去就到了换班时间。”
“谷连长,说说你的想法。”
“小蒋说的是每个工程连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每班下来,大家都很疲劳,效率又不高,打完炮眼换班时,还要注明炮眼位置。各连交接班时要交待进度、险情,清点设备,就这要用去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造成人员窝工浪费。我们有一个初步设想,能不能按照工序和业务分一下工,合理搭配,减少窝工,加快进度。”
“说具体一点儿!”陈大龙说道。
“就是打风钻的就负责打风钻,爆破的专门负责爆破,装卸脚手架、排烟排险、运碴也一样,形成流水作业,打完炮眼,风钻手撤下来,爆破人员上,装填炸药后,装卸人员上,爆破后排烟排险人员上,然后运碴组上,运完碴装卸人员再上,再风钻手上。这样交接班只是各专业对口交接,缩短时间,减少窝工了。”
欧阳南江知道,师长跟他讨论的想法来自于施工一线干部战士的想法,并且也让他跟谷连长他们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计算。
“欧阳工程师,说说你的意见?”陈大龙点到他。
他扶了扶眼镜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做了精确的计算,如果按照这个方法掘进,工作效率可以至少提高三倍以上,也就是说,掘进进度可以大大加快!”
陈大龙接着:“欧阳工程师的具体计算方法很复杂,在这儿就不用说了,但我看过,是有科学依据的。这个办法术有专攻,各工序专心做好一件事,既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工程进度,人员也能保证充分的休息,不会过于疲劳。”
有人提出意见:“这样办法好是好,但是一是人员需要重新分组搭配,这样可能打破原有的连队建制,人员管理怎么办?二是各个工序的时间不一样,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也不好掌握。”
陈大龙说道:“只要加快进度,完成任务,打破原有的连队建制有什么不行?实际上只是人员做一下调整,在团的编制内,分成风钻连、爆破连、装卸连、运输连、被复连等等,人员管理、思想教育还按正常连队工作来抓。至于工序时间,也可以打破原有8小时工作日的办法吗?田参谋长,你看呢?”
“我看这个办法可行,不妨先试试。技术科负责研究一下各工序流水作业问题,工程科和军务科共同研究一下人员编制调配和管理问题,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参谋长田永康说道。
陈大龙:“尽快也要有一个具体时间,一周之内怎么样?”
参谋长看了看各科负责人:“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