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

ly2160046

科幻小说

第一章 初试刀锋(1)<br /> 鲁西南地区。<br /> 晴朗的冬日,光秃秃的山峦,黑幽幽的石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十九章

烽火岁月 by ly2160046

2018-5-28 18:50

第八章 粮食风波(1)
  大许家镇,街头巷尾,老百姓都在传“陈大龙就在城里。”
  大冢武夫坐在他的司令部里,办公桌上摆放了5、6张新的纸条,上面都写有“八路军特务连陈大龙”,字迹各异,显然不是出自同一个人,这其中有陈大龙写的,有的不知是什么人写的,还有一张明显看上去是小孩子的笔迹。大冢武夫从书法功底上认出了其中的一张是陈大龙写的,他又把以前的几张纸条拿出来。从书法的角度讲,他很是欣赏这几个字,他认为八路的低级军官是不可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的,可是这特务连又作何解释呢?陈大龙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前几天本想设了一个局引陈大龙上钩,结果却是国民党孙惜墨自愿上钩了。作为本地占领军的最高指挥官,这几个字又着实让他头疼。他阴着脸看着这些纸条,由欣赏变成了焦虑,又看到其它几张字迹各异的纸条,本来发青的脸色变得紫涨起来。他甚至猜测陈大龙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八路军的所谓全民抗战的一个策略。他料定这个“八路军特务连陈大龙”的纸条以后将会不断出现,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结果,他越想越气,一把把其他的纸条全都划拉掉地上,抽出战刀一阵乱砍。
  一个日本军曹进来报告:“粮食只能维持3天的了,附近老百姓都在搞坚壁清野,很难筹到粮食。”
  又是一个难题,他料定这与特务连或者是陈大龙有关,骨子中的大日本军人的武士道精神刺激着他要与陈大龙见个高低,不管他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他想了想:“地主家的去要!”
  八路军特务连也面临着粮食短缺问题。
  陈大龙此时端着一碗稀稀的玉米糊糊,坐在桌旁,这玉米糊糊稀得不能再稀了,野菜叶都没多少。他用筷子搅了搅,没喝两口,心情沉重地放下碗,走出门去。他来到饮事班驻地,只见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面的玉米糊糊同陈大龙碗里的一样。他坐在一个木凳上,对饮事班长说道:“老于,能不能再想想办法?”
  “连长,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去年虽然粮食收成不好,但也不属于灾荒之年,老百姓把粮食都省下来送给我们部队了,宁愿自己吃野菜、树叶、柳芽,甚至树皮。前两天村里的赵大爷背着一袋玉米棒子要给我们。我说:你们一家六口人,可就剩下这一袋玉米棒子了,我们说啥也不能收!他说:你们给俺们打仗,又帮俺们干活,怎么都是一家人啊!死活非要我收下!”
  “给老人家钱了吗?”
  “给了,只多不少!连长,不光咱们这个村,我们连驻的几个村的粮食都非常紧张!”
  他点点头,没说话。从饮事班出来,回到了连部,林小冲也跟了进来:“连长,上午帮乡亲们干活,二班一个战士累晕倒了。”
  陈大龙打断他:“别说了,我知道了,不是累得,是饿的!”
  两人沉默片刻,他想了想:“教头,工作安排调整一下,帮乡亲们干活尽量安排在早上,趁天气不太热。部队训练适当降低强度,多安排消耗体力少的射击瞄准训练。警戒任务可不能放松,如有敌情按预定方案撤退。近期先不安排作战行动。”
  “是!”
  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林小冲:“是指导员回来了!”
  他俩急忙走出屋,只见夏长富和通讯员牵着马进了院子,陈大龙紧走两步,问道:“怎么样?老夏,有收获吗?”
  夏长富阴着脸摇摇头:“让我先喘口气,喝口水!”进到屋里,他从缸里舀了一瓢水,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用袖子抹抹嘴,气呼呼地:“这个混帐地主老财,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脑袋,油盐不进!我好话说了一大车,嘴都说干了。他倒好,颠过来倒过去就一句话,没有粮食。气得我茶水都懒得喝他的!”
  陈大龙有些疑惑:“地主家也没有粮食?”
  “不可能!你想啊,他彭先祖是这一带远近有名的大地主,他家里没有粮食,鬼才相信!别的不说,他两个老婆,外加一大家子佣人靠什么养活?我趁没人时,问过他家里的佣人,一个个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说话,分明是不敢说!”
  “此人不是我们统战工作的重点吗?上面说他还是积极支持抗战的?”
  “那倒没错!两个女儿都参加咱八路军了,还捐了十几只枪,可一提粮食,说再多的也没用!”
  “这样下去可不行!我们不能再让老乡们从自己牙缝中挤出粮食给我们!也不能总是让战士们饿肚子,那样哪还有体力跟鬼子拼刺刀呀?明天我再去冉庄一趟,会会这个彭家大地主!”
  翌日,天蒙蒙亮,陈大龙和林小冲牵着马从院里出来,陈大龙狠狠地说道:“放心吧,老夏!我要不从这个姓铁的公鸡身上拔下点毛来,我就无颜回来见特务连的弟兄们!”
  夏长富叮嘱道:“老陈,他毕竟是我们团结的对象,要注意政策,讲究点儿分寸,以后免不了还要与他打交道的!”
  “你就放宽心吧!走了!”与林小冲上马。两人一路疾奔。
  冉庄的彭家大院,院落宽敞,显得有些空旷,屋里的摆设很讲究。穿长衫的彭先祖背着手在堂屋中踱来踱去,满脸苦衷的样子。他是这一带远近有名的大地主,家境殷实,由于实力雄厚,为人讲究诚信,近至济宁、临沂,远到济南、青岛甚至天津、上海的商户都与他有着商业往来。他个子不高,脸部唯一的特点是眼睛大,给人一副精明相,生活上不奢华讲究,也是远近有名的抠门地主。娶了两房老婆,两个老婆又是双胞胎的姐妹,这姐妹俩各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叫彭敏,一个叫彭捷,却始终没有给他生出一个儿子来,成为他最大的憾事。他政治上比较开明,积极拥护抗日,与国民党、共产党都保持等距离的关系,曾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的坐上宾,也是共产党山东省政府的参议员,并把在济南读书的两个女儿都送去参加了八路军。之所以送去八路军也正是他的精明所在,战乱年代,济南被日本人占领着,读书的女孩子家总是让人存着担心,何况又是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国民党部队内部乌烟瘴气,送去了他不放心,说不定给哪个当官的当了姨太太了。八路军纪律严明,清正廉洁,根据地内更是一片新气象。所以他始终认为让两个女儿参加八路军是他最得意的一件事。
  此时他也在为粮食的事一筹莫展,给山里的八路军拉走500担粮食还没几天,上门来找他要粮食的人如同走马灯一样。先是孙惜墨派他的贴身副官来找他要500担粮食,出手很阔绰,当场付给他3000大洋,接着,伪军团长邱福财和日军军曹也找上门来,限他三天之内交出500担来,昨天八路军特务连指导员也来要粮。这让他不知如何是好了,他不是没有粮食,可是现手里的1500多担粮食显然不够分的。日本人是坚决不能给的,打定主意能拖就拖,不能拖就躲;国民党孙惜墨是可给可不给的,只是给出的价钱太有诱惑力了;更主要的是答应给青岛的商户范雨辰1000担是无论如何都要给的,价钱公道且不说,那是多年的老主顾,从来都是粮钱两清,这一回也不能失了诚信,断了多年的财路。1500担这两下里一分刚刚好,还要自家留一点存货应急,这八路的特务连只能委屈一下了。
  一个丫环进来准备撤去桌上的茶杯,他看见了连忙走过来,从丫环手中拿过茶杯,把里面的茶水几口喝了,然后把茶杯交给丫环,嘱咐到:“这茶叶不要倒掉了,刚刚泡过了一遍,倒掉了太可惜了!至少要泡四遍才能倒掉,知道吗?”
  丫环对他的抠门已经习以为常了,答道:“知道了!当家的!您都说过好几遍了!”偷笑了笑,端着放茶杯的茶盘出去。不曾想,与正走进屋的彭先祖的大夫人撞个满怀,茶盘掉在地上,茶杯摔个粉碎。
  彭先祖见状,又气又心疼:“哎呀呀!哎呀呀!怎么这么不小心啊?几个大洋听了个响就这么没了呀!真是的!真是的!”说着,蹲下身,捡了一块大一点的碎片,仔细地把地上的茶叶捞到碎片中去,一边捡一边唠叨:“可惜了啦!可惜了啦!”丫环也赶紧蹲下身跟他一块捡。
  彭大夫人长得很漂亮,穿着也干净利落。她抖掸着身上的水,没好气地:“行了,行了!已经碎了你再唠叨也不能复原了,知道的说你是会过日子,不知道的说你就是个溲抠、守财奴!”
  彭先祖见她衣服上还有几片茶叶,急忙制止:“哎!哎!别抖哇?”小心地从衣服上捡下几片茶叶,“勤俭持家!勤俭持家!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就不长记性呢?没听说有谁守财守富了的,可听说过有花钱花穷了的!”把捡好的茶叶交给丫环,叮嘱道:“仔细收好了!用清水洗一下,?干了再用!”
  丫环收好:“知道了!”偷笑着下去。
  两人进到侧屋,彭夫人嗔道:“你呀?富而不奢,贵而不骄!就是在这些小事儿上太过仔细了,看让家里的下人和庄户人笑话!”
  “我少他们的工钱了吗?还笑话我?我就是对这些下人太好了,他们才敢这样放肆!我置下这么大一份家业容易吗?还不是一分钱一分钱挣下来的?置业容易守业难,该省的务必要省一文,应花的决不吝惜半分!你跟我这么长时间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你们没有给我生下个儿子,敏儿和捷儿两个丫头又当了八路军,我留这份家业为了什么,还不是将来要留给你们这些人?”
  彭夫人对他说的没有生儿子的话感到内疚,低着头不再说话。
  彭先祖也觉得说得不妥,抓起她的手,轻轻拍了拍。
  片刻,彭夫人轻轻地把他的手推开,还是一脸不高兴:“当家的心思我知道!只是昨天这事我不明白了,八路军特务连的夏指导员来借粮食,你为什么一口咬定没有粮食呢?前几天国民党的孙惜墨送来的3000千大洋还在那儿搁着呢,没的让八路军说你趋炎附势,见钱眼开!敏儿和捷儿在八路军里又怎么干呀?”
  彭先祖长叹了一口气:“我的为难之处何止这些呀?”让彭夫人坐下,“当下这个世道,作个有钱人也难呀!日本人、汉奸、国民党、共产党都会来找你,日本人、汉奸是要搜刮中国人的钱,国民党有钱吧,又都想着往自己兜里面划拉,共产党八路军要你的钱倒是为了打鬼子,可就是实力太弱了,我能给的只是杯水车薪啊!”
  “那你为什么把敏儿和捷儿都送去八路军啊?”
  “女儿家大了,这年头,不送去参加八路,还往哪儿送?学校里不安全,放在家里也不让人放心,送到国民党那去还不是给人当姨太太、小老婆?”
  “当家的心思慎密,这也是为了敏儿和捷儿着想。那那些粮食当家的到底怎么打算的?”
  “日本人要我三天后交出粮食,甚至拿全家性命相威胁!我如果妥协了,把粮食给了日本人,岂不招来汉奸的骂名?就是没了全家性命我也不会干的!国民党孙惜墨要粮食也不能不给。更主要的是,在此之前我已经答应将这些粮食卖给青岛的范雨辰,你是知道的,我和老范是十几年生意上的伙伴,我从来没少过他的数儿,他也从不拖欠我的粮款,而且都是卖个好价钱的,年年如此啊!”
  “现在的情况特别,给八路军救救急,想必他老范也是能够理解的?”
  “前几天给山里的八路军拉走了500担,不是救急吗?我现在就这么多粮食了,还要给孙团长500多担,剩下的卖给老范也就刚刚够数哇?这生意上的事儿就讲究个信字,我们能有这么大的家业,也就是凭着这个信字啊!”
  “当家的有这个为难之处,为何不给夏指导员讲清楚,八路军也不是不讲道理的?”
  “八路军就是太能讲道理了!你没看出来吗?这个夏指导员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生意上的这个信字在不在八路军的理中,我这心里也没有个数,与其讲这个难处,还不如直接告诉他没有粮食了?”
  “你看着办吧,反正我这心里总觉得忐忑不安的!”
  正说着,院外又传来一阵马蹄声,陈大龙和林小冲在门前下了马,推门而进。
  彭夫人站在堂屋的门前,看到陈大龙两人,连忙招呼道:“哟!是八路同志,来,来,快屋里请。”对身旁的丫环,“快去告诉当家的,八路同志又来了!”边说着边仔细打量着陈大龙,看得陈大龙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不自在地点点头。
  陈大龙站在堂屋中间,腰里插着两只驳壳枪,虎着脸威风凛凛地动也不动。彭先祖从侧屋里出来,看到站在屋中间的陈、林二人,连忙陪笑脸道:“是八路同志啊!快坐,快坐!”对彭夫人,“沏茶!”
  彭夫人让丫环端上茶来,彭先祖看着丫环,又看看茶杯,那丫环小心地看看彭先祖,下去了,彭夫人轻轻摇摇头。
  彭先祖让道:“请用茶!”
  陈大龙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不用客气了,想必彭先生一定知道我们的来意吧?”仍没动地方。
  “啊!啊!昨天是八路军特务连的夏指导员来借粮,请问你们是。”
  “特务连连长陈大龙!”
  彭先祖一下子惊讶的眼睛更大了,嘴也张大了,看看也有些吃惊的彭夫人,问道:“你,你就是陈大龙?”两人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着陈大龙,似乎要找出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这个名字可是方圆百里无人不晓的。
  他被这两人看得有些不自在:“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彭夫人镇静下来笑道:“陈连长,请坐吧,请喝茶!”
  “夫人不必客气,茶也免了!”
  彭夫人有些不知所措尴尬地站着,彭先祖看出陈大龙来者不善,冲她挥挥手,她出去了。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