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历史军事

“父亲!!!”
五更天、漆黑的月空下,秋日紫禁城中、一声悲戚的喊声出现,听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六百八十二章 后记(三)永昌新政

家兄朱由校 by 北城二千

2023-11-19 16:15

  “铛……铛铛……”
  乾圣十九年十月十二日戌时六刻三分,被世人称为一代雄主的乾圣皇帝朱慈燃崩于乾清宫,享年六十五岁。
  在他的执政下的十九年间,大明虽然经历了几场较大的自然灾害,但朝野上下的整体情况是趋于平稳的。
  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往往只存在于表面,具体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但这仍使大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劳工立法的国家。
  在战争上,他三次出兵打击莫卧儿,两次向西进行西征,不仅扩大了汉人的生存空间,也让大明获得了世界三大黄金运河之一的昆仑运河(苏伊士运河)。
  据后世学者研究,在他执政的十九年中,大明百姓人均拥有粮从八百二十斤提升到了一千二百四十斤,人均肉蛋奶数量从二十四斤提升到了三十五斤。
  在齐国千人抽查中,乾圣元年出生的孩童在十八岁及冠后的身高,普遍要比天启三十年以前的人高上一到两寸(3.2~6.4cm)。
  这些的种种情况都在表示,尽管这位乾圣皇帝并没有如他的叔父朱由检一样开创一个时代,但他依旧将大明王朝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这些的种种,都只是后世的评语,而在这个时代,当乾圣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开,许多百姓还是不免的有一些难过,只是他们的反应也能表现,在他们心里,乾圣皇帝是比不上天启皇帝和齐文王的。
  乾圣十九年十月十九日,四十八岁的太子朱和垠即皇帝位,年号永昌。
  同一日,乾圣皇帝下葬乾陵,庙号太宗、谥号孝成皇帝,全称“明太宗成皇帝”。
  不知道当远处葬于长陵的朱棣看到朱慈燃的庙号,又会作何感想。
  冬月二十日,诸藩先后入京吊唁,至腊月二十七,诸藩尽数入京,而永昌皇帝朱和垠也如自家皇祖父、父皇一样在太庙召开了诸藩朝会。
  在朝会上,朱和垠隐晦表达了大明对人口迁移政策的放开。
  不过这个口子也不是随意的放开,而是要根据各国国内的情况来适当宽松。
  尽管如此,但诸藩前来吊唁皇帝的亲王、郡王和世子们还是十分高兴,高兴之余也连带着对新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比较对于诸藩有些小家子气的天启、乾圣两位皇帝,眼下的永昌皇帝无疑更为大气。
  虽然诸藩不知道永昌皇帝的底气来自何处,但他们也清楚,这位皇帝不太可能做出傻事。
  他敢宽松移民政策,那自然是有着可以制裁诸藩的杀手锏。
  因此,诸藩在感激之余,心里也不免升起了一丝畏惧和好奇。
  只是在他们好奇之余,他们却因为国内的种种事情,不得不离开大明,返回自己的藩国。
  在他们返回的路途中,伴随着一声声庆贺新年的钟声响起,乾圣二字彻底成为了过去,而他们迎来的是代表永昌皇帝年号的永昌元年(1690)。
  新的一年,在正旦朝会上,永昌皇帝朱和垠向百官下达了自己在新年的第一份旨意。
  考虑到地方大学的压力,朱和垠决定在每司治所所在,各自设立一所大学,两京增设一所。
  在此之前,大明拥有大学的地方仅有南、北京,以及昆明、广州、旧港、成都、武昌、南昌、西安、沈阳八府所代表的八个行省。
  旨意下达后,十所已经存在超过十年的大学被分配出七千余名教习,分别派往没有大学的二十五个省、司。
  至于两京所分出的两所新大学,则是被称为北平大学和金陵大学。
  这两所大学与曾经的十所大学被称为大明“十二大”,而剩余的二十五所大学则是被称为“小二五”。
  大明中学毕业的学子,都以入学“十二大”为目标,其次则是进入“小二五”。
  四月,皇帝再下新旨,免除小学、中学书本费。
  五月初五,皇帝与内阁、六部、都察院、五军都督府平台对诏,对大明所存在的“贪腐”、“均田”、“三冗”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此时的大明虽然经过天启、乾圣年间的多年严抓严打而吏治澄清,但许多官员年轻时尚且可以自制,年老后不免贪恋权位。
  加之官员之间往往会形成姻亲而沆瀣一气,在选人选才上偏向于己方家族和姻亲家族子弟,因此导致朝廷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冗员”问题十分突出。
  不仅仅是庙堂和地方衙门是这样,军中许多没有实力的人也被推上了军官将领的位置。
  北昆仑之战中,尽管明军打的十分出彩,但那是仗着武器犀利。
  如果仔细观摩军报,那就不难看出眼下明军的基层将领指挥问题严重,这也是李定国在战后提出的问题。
  只是当时的朱慈燃已经病重,他虽然有心处理,身体却不再允许,因此才拖到了现在。
  此外,从天启到永昌年间,大明的经济和耕地面积虽然不断的在增长,但相比较土地增长的速度,贪官污吏贪墨均田的速度却更快。
  自上次清查隐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四年的时间,过去十四年里,大明的纸面耕地数量仅仅只增加了四亿亩,平均每年不到三千万亩。
  反观从天启三十年到乾圣七年,大明耕地增加八亿亩,平均每年也接近三千万亩。
  要知道,大明的拖拉机全面推广是直到乾圣五年才完成的,按常理来说,耕地开垦的数量应该要比之前多才对。
  这样的数据,不得不让人怀疑底下的人到底在干什么。
  如果均田落实不到位,那么以现在百姓生孩子的速度来看,一旦作为资产的土地不够养活一个家族,那农民逃亡就会开始出现。
  农民一旦开始逃亡,那就代表阶级矛盾难以缓和,继而出现的就是农民起义。
  能察觉到这种现象的人并不算少,早在乾圣十七年,当时的南直隶凤阳府泗水知县田文镜就曾经上疏,言:
  “凤阳百姓生育儿女众多,田亩均分甚少,若不早为提备,事未可知!”
  同时,田文镜也在奏疏中说道:“地方官员因循不改,弊坏日甚,当更天下弊事。”
  这份奏疏被乾圣皇帝朱慈燃留中,虽然没有处理,但也说明朱慈燃已经上心了。
  如今,这份奏疏在朝会中被拿出,显然朱和垠是想把所有的矛盾都解决。
  对此,颜胤绍、孙可望、李定国这三名阁臣分别献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于他们的意见,朱和垠思虑过后便令其草拟章程,即日执行。
  五月二十五日,三大阁臣对皇店、工厂、盐矿酒茶四课司提出要深察的办法,对军队军官进行考核,对官员、兵马司、衙役,地方衙门体系及地方均田政策进行查缺补漏的解决办法。
  二十六日,皇帝朱批、内阁执行。
  六月初二,内阁任命户部主事田文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携领三司官员巡抚地方。
  初三,保守派官员联合上疏弹劾新政,朱和垠大怒,将跪于乾清门的三百余名官员驱逐出京,外放岭北为官。
  见到皇帝手段如此,一些保守派官员纷纷开始骑墙观望了起来。
  他们死死盯着田文镜的行动,但凡田文镜有丝毫不对的地方便立马上疏弹劾,然而得到的结果只有皇帝对弹劾奏疏的留中不发。
  见皇帝如此支持自己,田文镜也底气十足的大查彻查。
  仅六月一个月,田文镜就查出北直隶当地的皇店之中有空额一千四百二十七位,每年吃空饷一万七千二百余两。
  这样的结果让朝野震动,须知这仅仅是一个地区衙门的现象,而这样的地区大明还有三十四个。
  如果每个地区都能查出如此成绩,那田文镜仅转一圈下来,就能为大明节省几十万两。
  得知情况的朱和垠不敢松懈,而是派出太子朱怡铉、阁臣李定国负责五军都督府将官考核,赐田文镜尚方宝剑,以代天子狩。
  得到了助力的田文镜也没有闲着,而是迅速对北直隶地区的工厂、盐矿酒茶等衙门进行检查。
  七月,经过田文镜一个月的努力,北直隶地区二百七十六家国营工厂被查出空额五千七百二十四位,空饷七万三千余两。
  八月,田文镜又在北直隶的地方衙门通过考核,而清理出了七百多个占着位置不做事的子弟官员。
  九月、十月、冬月……
  田文镜以一季查一省的速度,由北向南,由关外向关内、向中南的速度京察而去。
  一些皇店、工厂见状连忙补齐空额,子弟官员见状也连忙学习,以此来躲过这个“田阎王”。
  只是他们的把戏瞒不了一个真心想要查案的人。
  田文镜每到一地,就将与官员沾亲带故的人点出,派人去查他的消息。
  如此一来,虽有些费时费力,但这些人过往的经历却能被田文镜一一道出。
  本该上班的时间却在乡野游玩,仅凭这些,田文镜就能将管事官员扣下,随后询问工厂工人,继而将官员与占据空额的人一同送入刑部。
  田文镜的行动让大明忙碌了起来,而大明一旦忙碌,那诸藩也即将得利。
  从年初开始,伴随着大明迁移的政策宽松,因为国内压力和外部条件丰厚而想要迁移的人便源源不断的进行迁移。
  据户部尚书王宕在岁末的奏疏中,从正月初一到同年腊月初一,迁移司一共处理了六十二万宗迁移事物,发放移民铁牌一百八十六万余块。
  在王宕的估计中,这一年如果过去,那移民海外的人口恐怕接近二百万。
  这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流入了齐国,四分之一流入了大明较为偏远的省、司,例如昆仑、河中、泰西、南州等地。
  至于剩下的四分之二,基本都流入了诸藩之中,人数百万左右。
  这人口看似不多,但足以让诸藩高兴许久。
  只不过高兴之余,诸藩之中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明迁移出的百姓,大部分都是中学毕业的,有一定的技能在身上,这样的人口质量自然不用多说。
  不仅是缺人的昆仑诸藩想要,就连人挤人的小西洋诸藩也垂涎欲滴。
  经过乾圣、永昌两朝二十年的发展,眼下小西洋诸藩二百余国的国民人口数量两千一百四十二万,土民两千二百五十余万,耕地三亿亩左右。
  看上去,似乎人均接近七亩,很是富足。
  可是,这个时代并非每个国家都能像大明和齐国一样能大量使用各种化肥来增产。
  自从印度厮当引进大明的粳米种植后,亩产便基本保持在三百至三百四十斤。
  看样子似乎可以人人吃饱饭,但问题在于大明移民到达藩国后,印度厮当地区藩国给予的条件是均十亩耕地。
  也就是说,以诸藩的土地来算,他们能维持的国民人口也只有仅仅三千万。
  每一批国民的抵达,都需要当地无数土民贡献出土地才行。
  如今年,迁移到印度厮当的国民足有四十二万,为此诸藩就能从土民手中拿到四百二十万亩土地来发放给国民。
  不过这对于它们来说也并不困难,毕竟藩国的土地都属于藩国,而不属于土民,国民拥有终身使用权,但土民可没有。
  他们等同是土地上的短工,一旦藩国想要回收土地,他们几乎没有办法阻止。
  当然,上百万土民之中并不缺乏有血性的人,因此每当藩国收回耕地后,他们都会进行暴动,但这种暴动每次都会被迅速镇压。
  相比较印度厮当的小西洋诸藩,昆仑诸藩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昆仑诸藩别的不多,奴隶的数量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
  其中诸如唐国、瑞国、吉国、淮国等国,基本每年能通过奴隶开荒得到数十上百万亩耕地,根本不用担心移民抵达后的耕地问题。
  因此,昆仑诸藩也是移民福利较高的地方,基本人均在二十到三十亩之间,各国政策有所不同。
  靠着这样的政策,昆仑诸藩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成功让国民数量达到一千二百余万人,奴隶八百余万,耕地一亿八千余万亩。
  不过,这其中的耕地并不如其它地区。
  尽管昆仑的土壤肥沃,并且有齐国出口的化肥加持,但长达数个月的雨季足够冲刷土壤表层的营养物质,让耕地变得贫瘠。
  因此,昆仑诸藩还是维持着当年齐王定下的休耕、轮耕制度。
  这样的制度也就导致了昆仑诸藩手中的耕地,每年仅有三分之一能用于耕种粮食,而它们的产出也仅仅只够国民和牲畜、奴隶的日常所需罢了。
  遇到灾害的时候,诸藩还是得向齐国进口粮食。
  好在这么多年以来,齐国的粮食一直是日渐便宜,而其中原因自然离不开齐国的工业化。
  永昌二年三月,齐国便上奏了齐国目前的情况。
  【去岁末有户一千六百余户,民七千二百余万口,耕地十二亿三千余万亩,金银矿产……】
  由于皮肤和文化问题没有冲突,因此齐国早在乾圣十二年便基本平定了南方的食人部落,在南北共同开展农业、工业。
  人均十七亩的耕地情况,让齐国的粮食以出口为主。
  据昆仑监察使司和欧洲皇店总事的汇报,齐国的粮食基本占据昆仑诸藩二分之一的市场,欧洲四分之一的市场。
  每年从齐国出口的粮食不低于五亿石,油品不低于两亿斤。
  户部也在永昌元年曾经上奏过,齐国出口大明的牲畜数量,在乾圣十九年时达到了十六万四千余头。
  同时,齐国也是大明目前持有国债最多的一个藩国。
  这样的国力,不免让许多官员担心,因此提醒皇帝朱和垠注意齐国的奏疏也不在少数。
  仅永昌元年,提醒朱和垠小心齐国的奏疏就多达四百七十四本,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到两本。
  不过对于齐国,朱和垠始终保持着信任的态度,对这些奏疏都是留中不发,等到冬季用来当做柴火。
  除了这些内藩的事情外,值得一提的便是邻近大明的几个外藩国家。
  这几个国家分别是朝鲜、南掌、暹罗、甘孛智、苏禄、勃泥以及蒙古国。
  这其中,蒙古国一直配合永国、定国分别对沙俄和奥斯曼进行打击,听话不说,政治文化上也渐渐向大明靠拢。
  在永昌元年,蒙古国的人口突破了六百万,其中蒙古人数量达到了罕见的二百万,军队长期维持在大明所规定的十万人左右规模,不敢有所超出。
  至于朝鲜和暹罗等六国则是境遇各有不同,唯一共同点就是仅仅保留了拱卫王城的军队。
  这个军队数量各有不同,大明没有做出限制,如朝鲜、暹罗、甘孛智、南掌等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是维持三到五万的京军,勃泥、苏禄等人口较少的国家则是维持在几千人左右。
  不过,随着诸国交流不断深入,其实各国都生活着数量相当之多的汉人。
  如朝鲜、暹罗等国在永昌元年对永昌皇帝朱和垠的奏疏中就曾提到“国中有之民,上国之民者十之二三,乃小国辛事。”
  对于他们的吹捧,朱和垠则是回应:“内外天下,皆为大明子民,汝等亦是朕之赤子,何分上下?”
  朝鲜等大国尚且如此,诸如苏禄、勃泥这种原本人口就只有十几二十万的国家,眼下基本上国内百姓以汉人为主。
  他们拱卫王都的京军,大部分也是汉人出身。
  他们倒是并不在意,甚至多次提出内附,但朱慈燃并未准许。
  毕竟如果大明允许他们内附,那其它几个外藩国和二百余内藩国未免不会多想。
  宗藩体系本来就不需要将所有国家都吞并,因为这只会让宗主国失去竞争力和威信力。
  相比较之下,羁縻控制藩属国才是宗主国应该要做的事情,这也是西方殖民霸权与东方华夷国际秩序的不同。
  较之殖民霸权的挟武力胁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关系不诉诸武力即可使对方诚服更显文明。
  现在的大明宗藩体系就好像一个家族,大明是老太爷,诸藩是成员。
  只要大明这个老太爷依旧坚挺,那这个家族还能维持长久。
  各国的诉求,都可以在老太爷的周旋下实现,不必动辄使用武力来征服对方。
  诸如甘孛智、暹罗、南掌这三国的积怨已经持续了上千年,然而在大明的斡旋下,他们现在也是相互不设防,亲如一体的情况。
  他们都能如此,更不要谈大明百姓了。
  汉人来往三国是很正常的情况,而外藩百姓也以能成为大明的一员为荣。
  廉价的货物充斥着市场,诸外藩除蒙古外,已经有近五十年未经历过战事了。
  大明的盛世不仅仅是大明的,也是诸藩的,因此维持大明这个老太爷的权力,也是每一个藩国成员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这么看来,事情似乎在往好的一面在发展。
  只是相比大明宗藩体系下的诸国,此刻的欧洲就不是那么好受了……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