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虎兵柔情 by 文德金
2018-5-28 06:01
第七章 国仇雪恨(1)
贺木生战士牺牲后,四班差一个炮手。二排长曾诗美和四班长张天乐正为这事犯愁,两人从烟雾缭绕的临时排部走出来,都脸上挂着一丝苦笑。他俩抬脚来到十多米处的连部,向苏连长反映这事儿,希望在向二号地区发动进攻之前,连队能帮他们补齐战斗减员缺额。
苏远斌见曾诗美和张天乐来找苏连长,猜想可能和下一步打仗有关。他连忙起身迎上去,用自己和苏连长的绿色漱口缸倒上两杯白开水后,转身到里屋苏连长的卧室坐下,开始手脚麻利地替苏连长擦拭那支玲珑小巧的五四小手枪,嘴里哼着家乡欢快悦耳的《龙船调》曲儿。当他听到张天乐要求苏连长给四班补充战斗人员的事儿后,心里顿时激动了起来。
“好,你们不要说了,你们的困难我晓得,全连这一仗打下来。现在战斗减员好几个,我跟贺指导员也为这事急得不可开交。恼火的是我手上没得现成替补兵,我早已把这情况向上级报告了,就看团里怎么办。”苏连长先是满脸和颜悦色,然后,他两手一摊,一筹莫展地摇头苦笑说。
“报告连长,贺木生同志牺牲了,让我去四班顶替他战斗,行不行?”苏远斌望了望苏连长,又转眼朝二排长曾诗美和四班长张天乐挤了挤眼,希望获得他们两个同乡战友的支持。
“那要得沙,我们欢迎你下去,可你走得脱么?”二排长曾诗美和四班长张天乐高兴得异口同声地对苏远斌说。
“不行,不行。你太小,满打满算还不到十八岁,顶不起三炮手背炮盘的角色。我看还是等团里给我们补兵吧。你们先从实战需要考虑,在班排里调整使用好现有战士,无论如何要保证随时拉上去,并且打得响打得好。我看你们俩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不要挖我的护心油,莫打苏远斌的主意哒。”苏连长看了看他手下的两个班排长,又看了看探头倚在门边的苏远斌,摇了摇头,婉拒了他们三人的要求。
“连长,你让我下去吧,我要为连队挂彩战友和烈士们报仇。再说,我下战斗班亲自操炮消灭敌人几个火力点,才不枉上一趟战场,也才有杀敌立功的机会嘛!”苏远斌平时在苏连长眼里,就是一个小弟弟,尽管他们分别来自川东鄂西两个地方,兵龄相差八九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一口相同的川话和朝夕相处的战友情谊,融恰了他们官兵之间的感情。平时,苏连长像亲哥哥一样疼爱他,而苏远斌也把苏连长看成自己的亲大哥,受苏连长人格魅力和亲和力感染,他对苏连长敬重得很。同时,他靠着自己的机灵劲儿,说话办事总能讨得苏连长喜欢。当然,也有都姓苏的缘故,也许他们若干前还真是一家人呢。所以,苏远斌在苏连长面前说话比下面老兵还随便一些,这也是他敢当面向苏连长苦苦哀求下战斗班去的原因。
苏远斌矮墩墩的,长着一张稚嫩而红嘟嘟的娃娃脸。前年冬天,苏连长到长江南岸的鄂西山区接兵时,有天中午过后,雪过天晴,碰到从山下初中赶往回家路上的苏远斌同学。苏连长问他往龙洞乡的路怎么走,苏远斌一看是解放军军官主动与他拉话,高兴得用还未脱童声的语气说,解放军同志,你找对人了,我家就在乡政府隔壁,跟我走就是。
苏连长见他活泼热情,又生就一副机灵可爱的样子,问他想不想当兵。苏远斌一听高兴得像吃了甜米酒似的,红得脸色跟春天绽开的桃花儿一样,红嘟嘟的。他连想都没想就很干脆地说:
“首长,我很想当兵,可我还在读书呢。”兴奋中,苏远斌瞳孔里闪过一丝忧虑,有点信心不足地说。
“你今年多大?”
“嗯。正在吃十八岁的长饭呢!”苏远斌实际上才十六岁多。为了当兵,他耍了个小心眼,把自己的岁数往上靠了一岁。说过之后,他随即嘿嘿一声笑出声来,为自己第一次当着陌生人,而且是在解放军接兵干部的面前说谎话,忍不住自个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小伙子?你不就把你自己夸大了一岁吗,想当兵保卫祖国是好事。”苏连长当兵快十年了,又带兵多年,从苏远斌的眼神和语气中,早已经把他五脏六腑看了个通穿,一语点破苏远斌说谎的动机。
“解放军同志,莫叫我小伙子。我叫苏远斌,哦,就是苏联的苏,远近的远,文武结合的那个兵。”苏远斌与苏连长三言两语交谈起来,他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接兵连长 ,希望他自己能跟苏连长参军入伍,便自我介绍起自己的姓名来。
“哎呀,好巧哦。小兄弟,我老家在川东,也姓苏,我们同姓同字派是兄弟。你真想当兵的话,我让你给我当通信员,行不行?”
苏连长和苏远斌两人越谈越投机。他瞟了一眼苏远斌,见他脸蛋圆圆的,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上边,长着两片淡淡的细长细长的眉毛儿,说话时满脸笑容,给人一种充满灵气和淳朴可爱的感觉。不知不觉中,苏连长心里喜欢上了眼前这个不满十七岁的小青年。在他看来,只要他体检和政审符合要求,再是他家里同意让他当兵,他就有办法把他带到自己部队上去。
后来,苏远斌到区里参加体检和政审顺利过关,终于到苏连长的团直炮连当了兵,他们成了一个连队朝夕相处的异省兄弟。
苏远斌在苏连长的团直炮连里,年纪最小,是全连干部战士中名副其实的小弟弟。他天真活泼讨人喜欢,连里的班排长都爱逗他取乐。但快到新兵训练结束时,这几个班排的头儿却都找苏连长和贺指导员打招呼:战斗班不要苏远斌去,理由是他还不到十七岁,人太嫩了,不忍心让火炮器材压坏他的嫩骨头儿。
苏连长和贺指导员一商量,觉得班排长们说得在理儿,就把他安排在连部当通信兵,好让他在连部得到适当照顾,当然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苏连长对他说的那句话,让他跟着他和贺指导员多学着点儿,好多长长见识。
苏远斌到连部当通信兵干得不错。苏连长和贺指导员很欣赏这个小弟般的战士。有时高兴起来,都忍不住在他肩膀上亲热地拍他几下,嘴上同时送给他一句鼓励的话:好省干,今后一定有出息。
三个月后,也就是大约六月初,连队新任文书吴铁军被团政治处借调去搞新闻报道工作。苏连长和贺指导员有意栽培苏远斌,便商量叫他代理文书工作。业务上不懂不会的贺指导员手把手教他,加上他自己聪明好学,不到一个月工作就上路了。看到苏远斌进步快,苏连长和贺指导员背地里不由会心地笑了起来。
国庆节前夕,苏远斌毛手毛脚干了一件砸锅的事儿,令苏连长和贺指导员差点气得七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