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米國。
馬薩諸塞州(麻省)的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
這裏坐落著著名的常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燧人系的安全部,在春節剛剛上班的第壹天,就直接給了那幫蛀蟲當頭壹棒。
  壹場內部肅清風暴,隨即洶湧而至。
  而黃修遠則通過替身機器人,來到了雄鷹航天的總部,漠北的喬巴山城附近。
  雄鷹航天城在喬巴山向南28公裏處,是壹個仿造東風航天城建造的航天基地,目前擁有兩個發射位,和壹個綜合裝配工廠,可以同時裝配5枚運載火箭。
  來到基地裏面,之前被他邀請過來的王院士,此時正在搞飛鵬發射平臺。
  看到他走進來,頭發花白的王院士,開玩笑道:“修遠,好久不見,妳這甩手掌櫃當得可真舒服呀!”
  “哈哈,能者多勞,我這邊也是忙得腳不沾地。”黃修遠說完,又看著改造車間內的飛鵬級—金翅大鵬號。
  王院士介紹道:“我和沈飛、中船重工方面,聯合調整了飛鵬級的氣動布局,又將之前的地效飛行系統取消了,只保留主動力系統和垂直降落系統。”
  “妳們測試的實際載荷多少?”
  王院士回答道:“1000噸有效載荷的性價比最高,運載平臺可以突破到47公裏的高空,如果是運載九百噸左右的長11,可以突破到海拔50公裏的高空。”
  47公裏!50公裏!
  黃修遠對於這個高度比較滿意,運載火箭的芯壹級,燃料往往消耗在大氣層底層區域,特別是大氣稠密的對流層和平流層,幾乎消耗了芯壹級70%的燃料。
  對流層是地面到海拔10公裏之間,而平流層則在海邊10公裏到50公裏之間。
  剛好金翅大鵬號已經可以飛到平流層頂部,平流層上面的空氣稀薄,而且地心引力進壹步被削弱,在這壹片區域發射運載火箭,可以有效提升運載火箭的運載距離,或者提升有效載荷。
  王院士給了壹個運載數據,之前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只有二十多噸的長11,如果采用金翅大鵬號作為發射平臺,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可以提升到260噸左右。
  這個有效載荷,比目前正在開發的長13——近地軌道120噸級運載火箭,還要強大兩倍多。
  看起來,這個有效載荷非常龐大,實際上運載火箭加上金翅大鵬號本身,整體重量都達到了4300噸左右,計算起來,載荷比才6%左右,並沒有太誇張。
  黃修遠看了三次測試的數據,又和王院士等人討論了壹會。
  對於金翅大鵬號的後續研發改進,仍然有待繼續提升。
  王院士有些遺憾地說道:“如果有壹種吸氣式發動機,可以爆發出如此龐大的動力,說不定金翅大鵬號的有效載荷可以進壹步提升。”
  “哈哈,有得有失,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黃修遠笑著搖了搖頭。
  金翅大鵬號的發動機,是爆轟火箭發動機,配合N20高能燃料,才可以產生龐大的瞬間爆發力,將幾千噸的東西推到平流層頂部。
  而壹般的固體燃料能量密度太低,液體燃料中的液氧煤油,瞬間爆發力不足以推動高載荷到平流層頂部。
  采用N20燃料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不說這個,修遠妳之前交代的另壹個項目,方河那邊好像已經快完成了。”王院士提醒道。
  “哦?”黃修遠壹楞,隨即來了興趣:“我們去看看。”
  倆人來到另壹個衛星裝配工廠,雄鷹航天雖然成立時間很短,卻通過挖墻腳,獲得了大量的技術人員。
  之前飛鵬發射平臺這個項目沒有立項之前,雄鷹航天並沒有在幹坐著,而是有好幾個項目。
  其中方河團隊負責的超低軌衛星研發項目,就是黃修遠的親自交代的項目。
  進入衛星裝配工廠內。
  壹個有些馬臉的中年人,正和幾個研究員在討論著什麽,他就是方河,之前在航天壹院工作,從事衛星和航天器設計。
  “老方,聽說妳們有成果了?”
  壹聽到這個聲音,方河頓時驚醒過來,連忙三步並兩步走過來:“董事長,歡迎蒞臨指導,項目還沒有完全成熟,我們只是初步設計了壹個原型。”
  “帶我看看。”
  “好的。”
  壹行人來到衛星裝配工廠的核心區,這裏陳列著壹個衛星,從太陽能電池板翼展和設備體積來看,應該是壹個中型衛星,重量估計在2噸左右。
  方河介紹了壹下基本參數,重量果然是1.82噸。
  這個衛星設計得非常奇怪,特別是頭部那壹個喇叭口壹樣的東西,讓人懷疑這個東西是某種激光器。
  但實際這東西並不是激光器,而是靜電場粒子搜集器,可以通過靜電場,搜集沿途的氫氣分子、氦氣分子。
  至於為什麽要搜集這些粒子,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這個衛星采用的發動機,是壹臺激光等離子發動機。
  激光等離子發動機的工質就是氣體分子,通過瞬間的高能激光,將氣體分子變成等離子體,然後噴射出去作為動力來源。
  至於激光等離子發動機的電力,壹方面來自太陽能電池板,另壹方面則是溫差發電,以及目前還在實驗的磁流體發電系統。
  按照計劃,該型號的衛星,運行軌道是在海拔210~240公裏的超低軌道區,這裏擁有相對豐富的氣體分子,可以給衛星提供搜集工質的環境。
  另壹方面,超低軌道運行並不需要時時刻刻啟動發動機反推,通常是在衛星高度下降到臨界高度附近時,啟動發動機反推上去。
  為什麽黃修遠執著於超低軌衛星,主要是這類型的衛星,有壹個非常好的優點,那就是距離地面非常近。
  無論是在偵察監控上,還是在定位通信上,超低軌衛星都有高軌衛星無法做到的清晰度、準確度。
  但是超低軌衛星的缺點,就是使用壽命非常短,主要是因為在近地軌道100~500公裏附近,存在大量的氣體分子。
  這些氣體分子會不斷沖擊航天器,當氣體阻力壹點點作用在航天器上,就會導致航天器逐步向地面墜落。
  哪怕是現在的天宮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每年都在向下墜落,只是速度非常慢,顯得不太明顯。
  就算如此,這些空間站每隔壹段時間,還是需要通過發動機反推,擡升運行軌道的高度,避免被拉下大氣層。
  而210~240公裏的超低軌,航天器基本只能采用大橢圓形軌道,來實現壹段時間的超低軌窗口期。
  方河團隊設計的這款衛星,則壹改常態,采用激光等離子發動機、靜電場粒子搜集器、多重發電系統,保證該衛星可以二十四小時在超低軌運行。
  甚至可以進行軌道加料作業,通過長11運載火箭,將大量工質運輸上去,然後在軌道上加註工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