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米國。
馬薩諸塞州(麻省)的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
這裏坐落著著名的常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矽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給他們壹個警告後,黃修遠才開始說新材料的事情,首先他在壹旁的小黑板上,用油性筆寫了壹個分子式,又粗略畫出該分子式的結構。
  在壹旁的賀穩和陸學東等人,看得壹頭霧水,不太理解這個分子式。
  分子式是:Si6O12
  “六個二氧化矽?”陸學東壹邊說,壹邊撓了撓頭。
  “有這種化合物嗎?”賀穩同樣在絞盡腦汁。
  在黃修遠畫出來的分子結構草圖上,六個二氧化矽,呈現平面的環繞分布,組成壹個正六邊形。
  正六邊形的內側,是六個矽原子,外側連接十二個氧原子。
  黃修遠指著分子結構圖解釋道:“這是壹種二維材料,但是不同於狄拉克材料(石墨烯、矽烯和黑磷等),而是壹種全新的納米材料。”
  他並沒有解釋具體作用,而是開始分配工作,將具體的合成步驟分解,啟動實驗室的設備,開始進行第壹次正式的實驗。
  由於有他給出的具體合成步驟,不到兩個小時,他們就通過實驗室設備,合成了第壹份“產物”。
  賀穩穿著全身防護服,小心翼翼的用膠帶,從黑色粉末狀中,輕輕的沾了壹下,然後密封處理那片膠帶。
  拿到透射電子顯微鏡那邊,開始仔細的尋找,找了五六分鐘,賀穩和助手就發現了第壹個“六邊氧化矽”。
  不過他沒有立刻匯報,而是繼續尋找,很快陸陸續續發現了十幾個“六邊氧化矽”,證明這種化合物不是巧合,而是真實被合成出來了。
  賀穩走出透射電子顯微鏡室,向黃修遠匯報情況:“黃總,確實有妳描述的六邊氧化矽,在透鏡下發現了十幾個六邊氧化矽分子。”
  “好。”黃修遠神情有些興奮,然後他緊接著吩咐道:“準備氣相沈積。”
  那份被合成的黑色粉末,被拿到實驗室另壹個區域,陸學東帶著人,在這邊準備好了氣相沈積的工作。
  黃修遠從黑色粉末中,提取了壹點點黑色粉末,然後輕輕的拋灑在氣相沈積箱內。
  向陸學東比了壹個OK的手勢。
  看到他的動作,陸學東操作實驗設備,開始進行氣相沈積。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中午的飯點,匆匆輪流在食堂吃了飯,他們再次回到實驗室內。
  此時氣相沈積已經完成了,將沈積的石墨烯薄膜,從沈積箱裏面取出,壹張半徑50厘米的半透明薄膜,出現在眾人面前。
  不過這個東西,還不是成品,而是需要進壹步深加工的半成品。
  經過切割後,再進行多次機械研磨和清潔,他們得到幾十片半徑5厘米的單層石墨烯薄膜。
  回到透射電子顯微鏡室,賀穩非常仔細的檢查著每壹片薄膜,這項工作沒有那麽快,連續忙碌三天時間,最終只找出了7片薄膜。
  “黃總,這七片薄膜,就是嵌合了六邊氧化矽的薄膜,其中壹片含有六個六邊氧化矽……”
  看著壹頁頁詳細的檢測報告,黃修遠露出了壹絲笑容:“我的設想果然沒有錯,接下來大家就會知道,這個東西的用途。”
  “那我就拭目以待。”陸學東也非常好奇這東西的用途,只是黃修遠壹直沒有解釋。
  其實不是黃修遠不想說,而是沒有實物之前,說再多也沒有什麽說服力。
  在實驗室壹旁,之前服裝廠沒有完成的第三棟廠房,被改造成為壹間鋼結構廠房,在前些天已經裝修好了。
  壹行人帶著七塊薄膜,來到鋼結構廠房內,工程組的六七個工程師,已經調試好了幾臺設備。
  這些設備,就是黃修遠之前吩咐設計的特制設備之壹。
  工程組組長杜金華,迎了上來:“黃總,妳來了,設備都調試過了。”
  “之前讓準備密封車間,在哪裏?”
  “黃總,請跟我來。”
  來到壹個凈度10萬級的車間,將壹臺設備已經陳列其中,他將壹片薄膜遞給杜金華:“安裝在設備的過濾層位置。”
  杜金華接過薄膜,打開設備的卡槽,將薄膜牢牢地安裝在相應的位置,打開真空泵,沒有出現漏氣之類的情況,又測試了壹下通電,也沒有什麽問題。
  “黃總,符合設計要求。”
  黃修遠迫不及待的開口:“開始測試。”
  “好。”
  眾人在車間的外面,通過窗口觀察著。
  杜金華指揮下,設備緩緩啟動。
  設備的上半部分,是壹個上寬下窄的圓錐體容器,上側連接著壹條輸氣管道。
  設備中間就是安裝薄膜的部分。
  而下半部分,則是壹個上窄下寬的圓錐體容器,連接著抽真空系統。
  設備上側的容器,被註入大量的氮氣;而下側容器,則被迅速抽真空,兩側形成壹個壓力差。
  只是由於石墨烯薄膜的阻擋,氮氣沒有辦法進入下方。
  很快,杜金華按下了壹個通電按鈕,壹股設定好電壓的電流,通過了石墨烯薄膜。
  石墨烯本身並沒有產生太多變化,但是被嵌合在石墨烯薄膜中的六邊氧化矽,在通電後,卻發生了變化。
  氮氣分子穿過了六邊氧化矽的中心六邊形,反應還沒有結束,穿過六邊形中心的氮氣分子之間,開始發生全新的變化。
  抽真空系統的另壹個罐體中,大量白色粉末,壹點點沈積在罐體底部,過了壹個小時左右,罐體的重力感應系統,顯示裏面的反應物質量,已經超過了壹公斤。
  黃修遠看這個產物,已經足夠他們使用了,便開口:“停止測試吧!”
  設備停止運行,那壹公斤左右的白色粉末,被慎重的取出來,眾人都異常的緊張。
  在場的人,都是材料化學方面的,氮氣變成固體粉末,中間又沒有添加其他反應物,而這個東西,看情況又不像低溫冷餾的固氮。
  要知道全氮化合物,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炸藥,而且是高能炸藥。
  吞咽壹下口水,賀穩小聲的問了壹句:“黃總,這東西不會爆炸吧?”
  “放心,問題不大,只要不見紫外線即可。”黃修遠倒是無比淡定。
  密封避光儲存的白色粉末,被小心翼翼轉移到材料實驗室內,在透鏡室內,緊張的賀穩,終於看清楚了白色粉末的分子結構。
  這是氮的壹種同素異形體,由16個氮原子組成,空間三維結構,是底部由四個氮原子組成菱形平面,以此四層菱形重疊而成。
  透鏡室外,陸學東好奇地問道:“修遠,這種全氮化合物有什麽用?話說妳在哈佛合成的過程中,沒有其他人參與吧?”
  “當然沒有其他人,這又不是我導師的課題,涉及的資料和痕跡,都被我銷毀了。”黃修遠笑著回道,其實這不過是壹個借口,他根本沒有在哈佛研究這種材料。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