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壹狠人

壹袖乾坤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二年臘月十三日,滇都昆明。 三十五歲的天子朱由榔身著壹身赭黃色十二團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92章 朱由榔增援山東的計劃

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

2021-10-30 20:17

  “陛下,臣接到壹個消息,登州變天了!”
  長沙行宮中,王賀年十分興奮的向朱由榔匯報道。
  “哦?”
  朱由榔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比較驚訝的,追問道:“究竟怎麽回事,詳細給朕說說。”
  “陛下您聽說過壹個叫於七的人嗎?”
  王賀年咽了壹口唾沫道。
  “於七?”
  朱由榔搖了搖頭。
  “此人之前曾經起義抗虜,東虜懼怕他的實力遂將其封為把總。近日於七再次起事攻破了登州城,殺死偽登州知府。壹時間登萊各州縣相繼起義。”
  王賀年越說越興奮,說到最後已經是唾沫星子四濺。
  他仿佛也知道自己失態了,連忙道:“臣失禮了。”
  “無妨。”
  朱由榔擺了擺手道:“那如今膠東半島豈不是烽煙壹片?”
  “正是!”
  王賀年興奮道:“臣覺得這是壹個絕好的機會,可以命忠王和張本兵找機會拿下徐州,爭取和於七匯合!”
  如今南直隸的局勢還是比較混亂的。
  鄭成功雖然拿下了南京、鎮江等大城,可滿清卻控制著更多的城池和地盤。
  像徐州就控制在滿清手中。
  要想北上山東,徐州是壹定要攥在手中的。
  只是朱由榔近來在準備江西會戰,也命鄭成功做好了準備,如果鄭成功在這個時候分心,恐怕會對整個江西戰局產生較大的影響。
  “朕又何嘗不知道徐州重要,只是當下似乎拿下江西更為重要。”
  朱由榔嘆了壹聲道:“忠王如今的實力恐怕不足以雙線作戰吧?”
  王賀年點了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不過若是僅靠於七壹己之力,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朱由榔面色有些無奈:“這朕又何嘗不知。義士們雖然壹片拳拳之心,但東虜畢竟實力強大,光是綠營他們恐怕都難以招架,若是再加上八旗軍恐怕真的支持不了多久。”
  “這樣吧,讓忠王派出壹支偏師前去接應,主力還是攻打江西。如何?”
  “陛下英明!”
  王賀年由衷地說道。
  在他看來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如果鄭成功主力北上,那麽非但江西戰場不穩,就連南京、杭州都可能面臨威脅。
  “朕這裏也可以派出壹支偏師前去接應。”
  朱由榔和聲道。
  不管怎樣不能寒了義士的心。
  現在朱由榔不是需要他們攻城略地,而是需要全國各地燃起星星之火。
  這樣滿清就首尾不能兼顧,隨時可能崩盤。
  而如果只有朱由榔、鄭成功兩支主力,滿清還是比較容易調兵遣將湊出壹套軍隊來迎戰的。
  對朱由榔來說能不和滿清耗就不要耗,大明真的耗不起。
  “江西方面恐怕王愛卿還得辛苦壹趟。”
  不知從何時起朱由榔有些開始依賴王賀年。
  此人總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出作用,使得明軍以最小的代價打贏壹場勝仗。
  明軍現在真的沒有什麽資本來輸,即便是慘勝也不行。
  偶爾壹次還好,次次殺敵壹千自損八百,不用滿清決戰明軍自己就玩完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由榔選擇擴建錦衣衛,發展暗衛是壹個十分明智的選擇。
  “陛下放心,臣壹定不辱使命!”
  王賀年根本沒有猶豫,立即拍著胸脯保證。
  從壹個平凡的商人蛻變成簡在帝心的天子近臣,這壹年多王賀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沒有天子的青睞他根本不會有今天。
  是以王賀年決定為了天子他可以去做任何事。
  哪怕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拿下江西朕就有信心攻打兩廣、福建了。”
  朱由榔不是不知道廣州、福建等沿海地區的重要性。
  只是江西壹日在滿清手中,明軍就隨時可能遭到偷襲。
  如果明軍發兵攻打廣州、福建時,清軍從背後殺出那後果不堪設想。
  湖廣是朱由榔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自然不能這麽輕松的就丟掉。
  有風險的事情明軍不是不能做,但壹定要做的有價值。
  那種把後背亮給對手的傻事朱由榔絕不會做,他不能容忍自己身邊有壹塊飛地,所以江西是必須先拿下來的。
  “臣壹定竭盡全力!”
  “還別說離開蜀中這麽久了,朕有些想念皇後和太子了。”
  “太子殿下有文閣老輔佐,壹定將蜀中治理的井井有條。陛下就放心吧。”
  還別說當初把文安之留在成都,確實是十分正確的選擇。
  太子年幼,皇後又是個女兒身,身邊沒有個說話有分量的臣子朱由榔真不放心。
  現在就穩的多了。
  等到拿下南京,朱由榔就想遷都。
  屆時可以把太子和皇後接來。
  ……
  ……
  拿下萊州後,登萊壹體,於七壹時間成為了膠東半島最閃亮的壹顆星星。
  他當然知道滿清不會坐視不管,所以盡可能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招兵買馬。
  哪怕是毫無戰鬥經驗的青壯也壹概吸納。
  沒有經驗可以培養,哪怕在戰鬥中慢慢摸索也可以。
  反正接下來有的是戰鬥的機會。
  其實於七更看重的是沿海的資源。
  他命登州城的匠人趕制壹些小船。
  這樣即便有所不測,也可以浮海逃命。
  舉起義旗後於七現在號稱登萊總兵。壹眾手下也是紛紛改口。
  於七可謂是過足了壹把官癮。
  “總兵大人,大炮已經全部按照您的要求調試過了,沒有問題。”
  “總兵大人船塢已經對損毀的桅桿進行修復,船底也進行了加固。”
  “總兵大人,東虜派人送來了和談書。”
  這最後壹句可是挑起了於七的興趣。
  在他看來東虜這是緩兵之計。
  他把動靜鬧得那麽大,連登州知府都宰了,韃子不可能會善罷甘休。
  他們只是在拖延時間行緩兵之計罷了。
  而且於七根本沒有什麽和他們好談的。
  本來就是妳死我活的事情,假惺惺的搞什麽和談?
  而且和韃子和談於七覺得惡心!
  “直接把那送訓的信使斬了,告訴韃子沒有什麽好談的!”
  “遵命!”
  “總兵大人咱們也不管那麽許多了,就是幹,幹個痛快!”
  ……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