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壹狠人

壹袖乾坤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二年臘月十三日,滇都昆明。 三十五歲的天子朱由榔身著壹身赭黃色十二團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55章 皇太子的擔憂

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

2021-10-30 20:17

  “孤受教了。”
  朱慈煊露出壹副羞愧的表情,垂手說道。
  “太子殿下壹定要記住,東虜只是竊國巨賊,大明才是天下正朔。陛下如今做的努力便是撥亂反正,讓天下重歸大明。南京如是,將來京師亦如是。所以陛下如果要遷往南京,臣是支持的。”
  文安之這麽說其實態度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他覺得天子目前不會遷都。
  因為南京現在雖然在鄭成功手中,但和明軍的控制範圍是割裂開的。
  這就好比當年的四川和夔東諸鎮。
  天子總不可能為了拉攏夔東諸勛而主動前往興山、巫山壹代定都吧?
  “孤總是覺得若能和父皇在壹起會更好。”
  朱慈煊嘆了壹嘆道:“老師,妳說如果我沒有做好,父皇會不會怪罪於我?”
  “陛下這是在考驗太子殿下啊。”
  不得不說皇家子弟個個都是早熟。朱慈煊雖然才十來歲,卻有著與同齡人完全不同的成熟。
  在這點上,文安之是能夠明確感受到的。
  而且太子殿下生性敏感,對什麽事情都很在意。這既是好事,有時也是壞事。
  陛下令太子監國,也是希望太子能夠多多磨礪吧。
  畢竟陛下百年之後,太子是要繼承大統的。如果心性不夠成熟,天下交到太子手中,天子也不會心安的。
  作為太子的老師,文安之自然是傾囊相授。
  從為君之道到壹些權禦之術都毫無保留的傳授。
  壹國儲君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太子很聰明,但文安之不確定他是否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把這些東西全部學會。
  文安之畢竟已經上了年紀,不確定自己還能夠活多久。
  在他有生之年他是希望太子能夠學有所成的。
  “不管將來陛下作何打算,太子殿下都無需擔心。血濃於水,陛下是您最親近的人。”
  聽了文安之壹番話,朱慈煊的心裏才算是舒服了壹些。
  這些日子以來宮裏不時有人在他耳邊念叨,說皇上把太子留在蜀中是因為想要甩掉這個包袱,將來另立新儲。
  還有人說皇後娘娘已經懷有身孕。
  這些流言聽到朱慈煊耳中卻是十分紮心。
  他也不禁擔心父皇是不是真的這麽想的。
  至於母後是否又有孕了,他實在不敢去想。
  生的若是女孩還好,大不了封個公主。
  大明如今雖然非全盛之時可比,但養活幾個公主還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但若是生的是個男丁怎麽辦?
  若是父皇把愛都傾註在這個皇子身上怎麽辦?
  朱慈煊之所以能夠成為太子就是因為他的兩個兄長都在戰亂中和永歷離散了。這樣身為老三的朱慈煊才能夠成功上位。
  作為永歷的唯壹男丁,朱慈煊是毫無疑問的太子,根本不用為自己的位置發愁。
  但是如果父皇又有了壹個皇子壹切就變得不壹樣了。
  那樣父皇可能會考慮重新立皇儲,即便父皇沒有立即下決定,總歸是多了壹種可能。
  對朱慈煊來說,他要考慮的問題不僅僅是大明能否奪回本屬於它的天下,還需要考慮將來這份江山能否由他來繼承。
  若是折騰了半天,最終皇位落不到他的頭上,壹切不都是白折騰嗎?
  文安之當然明白朱慈煊的擔憂。
  自古皇家最薄情,許多尋常百姓家的親情人倫放到天家那裏就變成了奢望。
  照理說皇上對太子很好,但萬壹將來有了別的選擇,確實難以保證不變心。
  但眼下若是皇太子因為不在天子身邊而患得患失,未免有些顯得過於小家子氣了。
  “殿下請放心,只要老臣壹日還在,就會力挺太子殿下的。”
  文安之是壹個很傳統守舊的人,在他看來嫡長子繼承制是壹種最好不過的制度。
  自古便有立長還是立賢之爭,歷朝歷代因此而起的紛爭不斷。
  文安之覺得立賢是導致王朝分裂的罪魁禍首。
  因為賢能本身是很難斷定的。
  到底什麽算是賢?
  為什麽妳算是賢我就是昏庸?
  肯定會有不服氣的,不服氣自然就會兵戎相見。
  而立長就不會存在這麽多的問題了。
  誰的年齡大是從壹出生就決定的。而嫡子則是正宮皇後所出,嫡長子繼承制是最完美的皇位繼承制度。
  當初崇禎皇帝如果把太子派去南京監國,後來大明也不會為了壹個皇位諸多藩王並爭。
  爭的最兇的時候,永歷帝和紹武帝甚至兵戎相見,打的不可開交。
  這真是壹件可悲的事情。
  如果有崇禎帝的太子在,誰敢爭?誰會爭?
  所以文安之是怎麽也不會讓這壹出鬧劇再次上演的。
  如果天子動了易儲的心思,那文安之就是拼上這條老命也會諫言到底。
  “多謝老師!”
  朱慈煊感動道:“有老師在,孤的心裏便踏實多了。只是忠王打下南京,孤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
  文安之知道朱慈煊擔心的是什麽,笑聲道:“這點太子殿下就放心好了,鄭成功是個忠君愛國之人,他不會起反心的。”
  “他或許不會,但他的兒子呢?”
  朱慈煊神色壹黯道:“曹操也只是做了魏王,並沒有稱帝。可是曹操壹死,曹丕就篡漢了啊。”
  文安之搖了搖頭道:“太子殿下多慮了,且不說那些。如今鄭成功正值盛年,這些都是沒影的事。”
  雖然文安之這麽安慰朱慈煊,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如今鄭成功的影響力有些太大了。
  功高震主這種事情可不是好事。
  當初嶽飛也是因為功高震主被宋高宗殺害。
  他當然相信當今天子不是這種自毀長城的昏君,但如何處理和鄭成功之間的關系確實是個難題。
  “至於晉王,應該還是擁護大明的吧。”
  長期生活在李定國的庇護下,使得朱慈煊對於李定國較為信任。
  “有晉王在,即便忠王真的有想法也應該會有所忌憚的,對吧?”
  文安之被問得啞口無言,直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太子怎麽會突然有這麽多的顧慮?
  “晉王也好,忠王也罷他們都是大明的臣子。”
  文安之沈默了片刻朗聲道:“就和老臣壹樣。殿下切莫要聽信了小人讒言,作出讓忠良心寒的事情啊。”
  ……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