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喋血特密 by 风之烛
2018-5-28 06:01
第十四章 开枪走火
直到梁明卿带着一大帮子瑶民从后山下来,红军才从热情的老人“魔爪”中解脱出来。
在梁明卿的沟通下,陈树湘考虑到战士们已连续几天没有吃过一顿热食,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接受了瑶民们的邀请。
当陈树湘将100块大洋让梁明卿交给头人后,随着头人的几声哇哇哇,瑶民们沸腾了,也更加热情。
一顿忙乱,战士们开始端着热乎乎的饭饭,就着香喷喷的腊肉、野菜大吃起来,一张张疲乏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边吃边交谈中,宋炎华他们也知道了梁明卿来历,他自幼生活在全州,所以也听到过共产党和红军的事迹,后家中财产被当地豪强霸占,随父母流落到都庞岭,被茶皮浸的瑶民收留。
夜渐深,战士们又沉沉睡去,除了部分伤员安置在草屋,其余人还是蜷缩在屋檐下草堆中。
梁明卿无疑是今晚最忙的人,领着后勤战士购买好足够的粮食后,又为陈树湘他们介绍了下周边地形。
对照着地图,陈树湘决定明天从南面的板瑶山一条小道直插灌阳。
“梁先生,谢谢你帮了我们这么多忙,这点小意思,不诚敬意!”说着,陈树湘掏出三块大洋硬塞给梁明卿。
勉强收下大洋后,梁明卿再三感谢着离去,陈树湘几个也安稳地入睡,在他们看来,等天一亮,红34师最苦难的日子就将成为往事!
所有人都没意识到,今天才是红34师苦难历史的开始,接下来数天,等待红34师的将是一个又一个灾难!
桂军第44师之所以不连夜追击,除了怕夜战外,更重要的是一年前他们就曾在这镇压过瑶民起义,对大源山地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根据红34师撤退方向,王赞斌第一时间就判断出红军是撤向茶皮浸,而茶皮浸后山无路可走,只有南面一条小路通向灌阳,换句话说,只要第44师将这条小路切断,红军将陷入无路可撤的绝境。
胸有成竹的王赞斌让部队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锐,直等天一亮就从捷径直插茶皮浸。
一夜相安无事!
天未明,红军在瑶民不知不觉中用过早餐、打扫好卫生,等第一个瑶民起床开门时,王道光已率红100团走出茶皮浸。
闻讯,瑶民们纷纷赶来送行!
“宋排长,保重!”
在梁明卿真诚的祝福中,宋炎华一行护卫着苏烟随红34师师部开拔。
经过一夜的休整,战士们的体力有所恢复,行军速度加快,不到一个时辰,主力就进入了板瑶山。
正沿着小道向灌阳急进的红100团却发现情况有变。
几名前出探路的战士回来报告,前面山口有敌人!
大惊之下,王道光命令部队就地隐蔽,然后和韩伟亲自带队抵进侦察。
细致观察后,两名指挥员通报了下各自掌握的情况,判断敌人只有约一个连的兵力,正在抢修阵地。
当机立断,王道光命令韩伟全团出击,乘敌人立足未稳一举歼灭!
这股敌人正是桂军第44师的先头部队,而在后方,更多士兵正在抢占小道沿途的各个要点。
展开,潜伏前进的战士一直摸到山口脚下才被敌人发现。
“共匪来了!”
惊恐的声音骤然才起,就被密集的机枪扫射声淹没。
“杀!”
在六挺轻机枪掩护下,红100团整编后的三个连一次性投入战斗。
正在抢修工事的敌人先是被突如其来的弹雨割倒一片,侥幸避过第一波打击的敌人刚趴下,可还没等他们开几枪,就被潮水般涌上来的红军淹没。
拼刺刀、迂回、分割包围,红100团以微弱的代价全歼桂军的一个连!
听到前方突然响起的枪声,红34师后续部队正行进在后龙岭上。陈树湘举起望远镜一看,镜筒中战士们已经冲上敌人的阵地,不由大叫一声好,让部队加快速度!
等红100团彻底消灭敌人后,陈树湘才放下望远镜,正要前行,突听上面传来急促的喊叫声。
“是宋排长!”又举起望远镜,陈树湘看到宋炎华在山顶的一棵树上拼命挥手,表情十分紧张,嘴巴一动一动的,可根本听不清什么,“他到上面去干嘛?”
不远处的赵大全忙道,“首长,宋排长说那上面高,能看得更远!”
“看得更远?”陈树湘突然预感到什么,紧急下令部队就地待命,然后疯了样冲向宋炎华。
“这是怎么了?”赵大全傻了。
“首长,敌人,全是敌人!”
宋炎华紧张地冲扑过来的陈树湘直喊。
根本不要爬树,陈树湘向远处看去就看到小道两侧全是人影,用望远镜一看,更远处也布满了敌军。
“吹号,紧急集合号!”
随后赶上来的通讯员忙摘下军号,用尽全力吹出一长五短的号声。
打扫好战场的红100团正准备继续前进,听到紧急集合号,虽不知道怎么回事,王道光还是马上率部队后撤。
红34师被迫重返茶皮浸,当瑶民们听梁明卿说,以前屠杀过瑶民的囯民党军来了,吓得一哄而散。
“告诉他们,只要有一名红军在,白狗就甭想进寨子一步!”见唯一的路也被敌人切断,陈树湘决定就在这都庞岭血战到底。
没等梁明卿开口,陈树湘又指着宋炎华几个,“梁先生,这五位同志就拜托您,带他们躲起来!”
“首长,我……”
宋炎华才开口,就被陈树湘打断,“多你一个,也于事无补!”然后看了眼苏烟,又盯着他道,“你是当兵的料,有你护送,苏烟同志的安全更有保障!”
“是!”
“回去后,告诉首长们,红34师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请首长放心,一定转达!”宋炎华和赵大全他们庄严地保证,苏烟更是轻声抽泣。
望着眼前伤感的一幕,梁明卿怔怔地道,“你们都走就是了,干嘛留在这和囯民党军拼命?”
“走?”陈树湘一愣。
“对呀!”梁明卿明白了,红军不知道后山其实是有路通往外面的。
其实,不仅是红军不知道,桂军同样也不知道。见红军退守茶皮浸,王赞斌不紧不慢地调动兵力,将板瑶山山口堵得水泄不通后,才命令一个连向茶皮浸试探性攻击。
结果,在第96师一众高级军官不可思议中,这个连没受到任何阻击就冲进了茶皮浸。
“搜,给我搜!”王赞斌愤怒地咆哮。
半小时后,“烧,给我烧!”王赞斌气急败坏地嚎叫。
离茶皮浸几里处的一处树林中,营长小心翼翼地问道,“主任,共匪真的不翼而飞了?”
扬扬手中电报,钱昆看起来很沮丧,红34师从桂军第44师眼皮底下消失,也就意味着他无法再如此轻松地获取红军的行踪。
“主任,我们对这一带可是一抹黑,下面怎么办?”
钱昆通过电台请求南京特务处总部支援,然后在特务处调动之下,桂北湘南的到处是打听红军动向的人影!
在有红34师确切消息之前,钱昆选择按兵不动!
在梁明卿带领下,红34师从茶皮浸后山一条除当地瑶民外无人知晓的羊肠小道跳出桂军包围圈,入夜时分,到达了二十几里处的一处叫鱼湾的小村落。
帮助红军和村落里瑶人沟通后,梁明卿在陈树湘、宋炎华再三感谢中连夜返回。
夜色中,一道人影偷偷摸摸避过红军的岗哨溜出了村落。
离鱼湾十几里处,内浸乡公所,叶晓晓正睡的香,被敲门声惊醒,摸起枕头下的手枪,“谁?”
“叶少校,是我!”外面响起蒋余荪的声音,“有眼线说共匪出现在鱼湾!”
“蒋团长,集合队伍!”
“是!”
等叶晓晓出来,民团已集结完毕,满意地连连点头,乐得蒋余荪脸上肥肉直抖。
“共匪有多少人?”
“约八九百人!”
“什么?”叶晓晓用看傻瓜似的目光瞪着蒋余荪,“难道蒋团长有把握对付这么多共匪?”
“其实是这样的!”蒋余荪压低声音,凑到叶晓晓耳边嘀咕了好一阵。
“真的?”叶晓晓显得非常吃惊。
“蒋某人敢用脑袋担保!”
见蒋余荪这样说,叶晓晓便点点头,又强调了一句,“告诉你的弟兄,一定要抓活的!”
蒋余荪将叶晓晓的话大声复述一遍,人群哄然应是,更有一名营长怪叫,“谁要是乱开枪打死一个共匪,老子就要他掏五块大洋!”
队伍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蒋余荪脸一红,“叶少校,让您见笑了!”
笑笑,叶晓晓小声道,“蒋团长,匪首一个可是五十大洋!”
“好好好!谢谢叶少校!”蒋余荪笑得眼睛都成一条缝。
一路急行,民团停在离鱼湾约里许的一座破庙,一个人影鬼鬼祟祟从里面出来。
蒋余荪与来人嘀咕了几声,掏出几块大洋给对方,就下令一个中队跟那人走。
“方明!”
随着叶晓晓的声音,一名少尉从队伍中走了出来,“你跟他们一起去!”
“是!”
“叶少校!”蒋余荪傻眼了,“天黑,路又不好走,万一……”
后面的话被叶晓晓一声冷哼打断,“方少尉,蒋团长的话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那记住,要是因为你而被共匪发现,军法从事!”叶晓晓将发现两字咬得特别重。
“是!”
敬了个军礼,少尉在蒋余荪无奈地注视中加入队伍。
“蒋团长,让你的人散开,万一被共匪发现,也可以接应一下!”
“叶少校说的对!”
在蒋余荪指挥下,剩余的民团悄悄散开,至于叶晓晓带来的人,躲在后面动也不动。
“这边!”、“那边!”……
一声声低到不能再低的声音中,三十几道人影在黑夜中东转西转,从明明没有路的方向渗透到鱼湾的西北角。
“匪首就住在前面的那座祠堂中!”带路的人指指几十米开外一座颇大的建筑物对民团中队长耳语道,“共匪主力都集中在村子前面!”
最好说了声小心,那人拐进胡同消失在黑暗中。
中队长吸了口气,轻轻一挥手,士兵们举着枪,轻手轻脚围向祠堂。
队伍中,那名叫方明的少尉突然脚一滑,拌了下边上的士兵,被拌的士兵踉跄着撞向前面的士兵。
背部被突然撞击,本就高度紧张的士兵一惊,搭在板机上的食指不由自主一勾。
“呯!”
一声枪响打破了鱼湾的寂静。
“上上上!”
中队长是个亡命之徒,不愿意就这么无功而返,在有人走火后,催着手下扑向祠堂,企图在红军主力赶来增援之前端了对方的指挥部,所有人都没注意,掉在后面的那名少尉不晓得什么时候没有了踪影。
就在祠堂边休息的宋炎华几人最先做出反应,留下小虎护卫苏烟,宋炎华、赵大全还有牛壮三人冲出草屋,见对面有人影晃动,来不及瞄准,举枪就射。
“呯呯呯!”
一阵乱枪成功地将偷袭敌人挡了会,就在对方欲从侧翼迂回之际,高春林带着警卫连赶来,双方迎头撞上。
“撤,快撤!”
中队长这才感到害怕,第一个掉头朝村外窜去,冲在前面的人惨了,除了几人见机不好,溜得快,剩下的人都被警卫连缠住。
听到枪声,蒋余荪就知道事情败落,为了拯救那个中队,命令手下佯攻。
一时间,村里村外枪声大作。
陈树湘和王道辉不敢迟疑,命令部队立即交替掩护转移。
“高连长,首长命令撤!”小虎竟带着苏烟上来传讯,吓得宋炎华三人忙将苏烟围在中间。
“撤!”
高春林恨恨地看了眼龟缩在拐角处的残余敌人,和战士们抬着牺牲的战友匆匆离开。
民团装模作样的追击一会,押着六名因伤掉队的红军返回鱼湾。
不过,蒋余荪却一点也不开心起来,一场好好的偷袭结果变成了一场闹剧。
“到底怎么回事?谁开的第一枪?是共匪还是你们?”
面对挥舞着手枪咆哮的蒋余荪,中队长和活下来的十几名士兵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不是他们听不懂团长的暗示,而是不敢瞎说!
“方明,你说说当时的情况!”
“肯定是民团的弟兄走火!”
“对对对,是走火!”急于撇清责任的民中队长随口在战死者找了个替死鬼。至于真正走火开枪的人就算还活着,也不敢主动站出来,因为他也不知道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